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57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董思琪 《法制博览》2021,(1):134-135
我国的司法官责任制历经了两千年余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体系结构,对我国当代的司法制度,尤其是错案追究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了解我国古代的司法官责任制度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加了解我国古代法律,更加有助于在当前司法改革的背景下建立健全具有我国特色的司法官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62.
一、引语最初选择谢怀栻先生与姚瑞光先生作为法律人进行记述,实在是有些不自量力的想法,觉得在不同的时空之下,制度与制度,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能流露出几分比较的哲理来。然而,精彩的比较须对两方都有通透的理解方能实现,翻阅了手边为数不多的材料后才发觉此番比较远非我能胜任之事。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我体悟最深的是个人命运的  相似文献   
63.
司法官的培养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的完备有赖于司法官的整体素质,因此,司法官的培养非常重要.通过分析法国司法官培训制度,对中国司法官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进行探讨,提出了构建中国的司法官培养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从首次国家司法考试的背景入手,探讨了我国国家司法考试的基本思路,分析了我国司法官遴选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官遴选制度应遵循的方式。  相似文献   
65.
目前司法官队伍的素质存在着“先天性”缺陷,加强司法官培训,提高司法官素质,成为我国构建法治社会的当务之急。我国的司法官培训体制存在着很多弊端,对司法官培训缺乏规划和强制性约束,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完善司法官培养训练体制,应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培训目的和内容,建立全国统一的司法官培训机制,建立和完善初任法官检察官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66.
67.
我国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已15年了。总结过去15年的法治建设经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法治必须生根于基层。法治不是写在纸上的空中楼阁,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博弈。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法治与地方的法制是相互联系的。观察法治,眼睛固然要向上,重视国家层面的各种措施;但更要向下,观察民间与基层利益博弈中形成的各种问题、纠纷解决机制与制度。地方、基层的法规与制度是整个社会依法办事的前提。国家的法律,必须通过每个公民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行为,必须通过各种规则和制度在基层和地方的落实,才能够实现。所以,必须重视地方的法制建设及其经验。《法学》一直以探讨我国法律发展、法学发展的前沿性课题和具体经验为己任。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地方法制研究中心目前也正在推进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地方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该中心的参与和支持下,本编辑部以法治国家与地方法制的关系为主题组织了此次笔谈,希望这一活动能够进一步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8.
姚建龙 《检察风云》2010,(24):12-13
从安徽阜阳司法腐败窝案,到北京西城法院原院长郭生贵受贿案,再到陈卓伦案。近些年来,律师行贿司法官的案件频频曝光,令人触目惊心。“打官司就是打关系”似乎成为了一种大行其道的司法潜规则,律师与司法官之间的关系如何,已然是当事人权益能否得到维护的决定性因素。震惊全国的陈卓伦案件,将这样一种畸形的司法生态状况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69.
论刑事鉴定的启动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鉴定启动机制大体分为分为司法官启动制和当事人启动制。二者各有利弊。我国的刑事鉴定启动机制的建立应结合我国的文化传统、法治环境、刑事政策、司法资源等因素,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建立以当事人主义为基调,结合职权主义并引入司法审查的综合启动机制。  相似文献   
70.
天理、国法、人情在中国古代法律传统中非常受重视,无论是在立法,还是司法实践中都被充分考虑。在司法审判中实现天理、国法、人情的统一协调,是所有司法官的一致追求,相关案例在历史中屡见不鲜,北宋曹彬为新妇缓刑一案就是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