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2篇
中国共产党   81篇
中国政治   145篇
政治理论   71篇
综合类   8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全球化"使得"现代人类"叙事更加充分,政治经济领域,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也出现空前的"移动-流动"景象,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担心"文化的全球化"给人类所带来的隐忧.如果生物的多元性、文化的多元性、地方特色的多元性等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和保存,那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和关键意义便无以兑现.  相似文献   
442.
"儒学复兴论"的贫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儒学复兴论"事实依据的"东亚经济奇迹",无论是在实证研究还是逻辑分析,抑或是方法论检讨上,均呈现出一种疑窦丛生的暖昧不清.而至于在理论依据上"儒学复兴论"对"后现代主义"的盲目攀附,则更是一个由于时空错置产生的怪胎.作者在厘清以上种种谬误的同时,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对相关问题所持的观点与方法.最后点明,"儒学复兴论"就其现实性而言,不过是类似历史推背图的一厢情愿的憧憬罢了,而且还有碍于我们当前正朝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跨世纪迈进.  相似文献   
443.
当代西方发展理论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发展理论在其半个多世纪的演变中,大致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50年代兴起的“现代化理论”、70年代的“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80年代的“新发展观”、90年代的“明冲突论”等理论形态的更迭;此外,旨在对现代化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纠偏”、“颠覆”与“解构”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也以其鲜明的特征为发展理论带来新的景观。这些学说或理论具有鲜明的“问题学”特征,拓展了发展问题的界域,自觉不自觉地顺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是这一发展进程在理论上曲折的反映;然而,它们在发展观上所达到的科学程度是有限的,其走入误区的症结就在于:研究视角的单一与框架的狭窄、研究方法的形而上学特征以及学院式研究成果缺乏转化为实践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444.
主体性哲学在现代陷入困境的事实,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生长点之一。通过对后现代主义哲学主体性批判的面貌作简要揭示,可以认识到:消解二元论这一主体性的内源性依据是后现代思想家的共同选择;而且,他们对现代主体、主体性的否定与其非中心化的思想取向密切相关。基于后现代主义哲学主体性批判的贡献及其局限,我们完全有必要结合近20年间主体性在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社会中的命运对它进行当下中国语境中的反思。  相似文献   
445.
90年代是中国乡土文学的多元化时期,我们试图从现代性的震动、后现代主义的整合和"人文精神"的反思来分析它多元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46.
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对当代中国文学叙述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其反前卫、有意的堕落的特征,促使历史小说重新思考叙述的策略,其中包括新历史主义小说中主体性的消失、深度消失、历史感消失和距离消失等特征.  相似文献   
447.
批判学派科学哲学的后现代主义意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批判学派的科学哲学虽然属于前现代科学哲学,但是其中既保留了经典科学哲学的合理内核.又体现了现代科学的时代精神,尤其是包含着诸多后现代科学哲学的成分和要素。逻辑经验论的现代科学哲学忽视了这些后现代主义的思想遗产,而后现代科学哲学又把这些超越时代的睿智恣意夸大,从而走向极端。  相似文献   
448.
韩桂玲 《求索》2008,(10):101-103
传统“欲望”一直被误解为是对所缺乏的或生命不可企及的东西的欲求和占有,是人们必须压制的对象。而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则认为欲望作为一种没有束缚的、自由流动的物质生产力,是一架不停运转着、不断保持着与外界的连接、永远生产着关系和现实的机器,它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原动力。人们必须通过解辖域化运动,才能使欲望摆脱旧观念以及强制形式的压抑和束缚,恢复欲望原有的创造性真面目。  相似文献   
449.
袁文平 《理论导刊》2007,(10):139-140
"后现代主义"是波及哲学、宗教、建筑、文艺等领域的文化思潮,它兴盛于20世纪60--80年代,但阿根廷小说家博尔赫斯的小说在20世纪最先显露出后现代主义诗学特征:玄学性、虚幻性、杂糅性、文本间性及迷宫性,从而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小说观念,启示人们思考小说的可能性限度以及小说能够用什么方式呈现人类象征性的存在图景。  相似文献   
450.
陈培永 《求索》2007,(11):121-123
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主体观念,提倡主体消亡的理论话语,有着浓厚的政治旨趣,它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反对理性控制、反奴役个性、反二元对立。追求自我个性、差异多元、独立平等的个人的真正意图,表达了后现代主义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最终实现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