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指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党要完成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正确应对国际局势,妥善处理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为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2.
文莱是东盟10国中人口最少的国家 ,国内外媒体对它的各方面情况报道不多。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 ,近年来 ,文莱政局稳定 ,积极参与东盟及国际的一些事务 ,在经济方面 ,调整过分依赖石油的单一经济结构 ,保持了经济持续发展 ,继续保持东南亚乃至亚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一、政局稳定文莱是一个马来伊斯兰教君主制国家 ,国家元首苏丹拥有全部最高行政权力 ,同时也是宗教领袖。近年来 ,苏丹政府继续大力推行“马来化、伊斯兰化和君主制”政策 ,巩固王室统治 ,重点扶持马来族土著人的经济 ,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 ,严格维护伊斯兰教义。对王室内部…  相似文献   
113.
在和平与发展时代潮流的牵动下,反国际恐怖主义、反民族分裂主义、反宗教极端主义、国际格局多极化、国际政治民主化、国际关系平等化、经济全球化等,都成了当今世界不可阻遏的潮流。美国去年10月在阿富汗发动的反恐战争之所以能够得到联合国安理会和一些国家的支持,摧毁了恐怖主义在阿富汗的基地,帮助成立了阿富汗新政府,正是由于多少顺应了反恐潮流的结果。美国本身是“9·11”恐怖事件的主要受害者,塔利班政权不仅庇护设在阿富汗  相似文献   
114.
郭震远 《求知》2011,(3):41-41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这既是中国多年以来专注于经济发展、国家实力明显增强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社会共同的期待。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的快速发展也让部分对中国缺乏了解的人心中起了疑虑,加强了对中国的防范。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环境经历了三次重大改变。第一次是在改革之初。尽管在  相似文献   
115.
程宝辉 《求知》2005,(2):34-3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是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党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作出的科学判断。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我们党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领导全国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6.
江主席访问德国的时候指出,中国十分重视德国在欧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刚才顾俊礼老师已经全面地评估了中德关系的新发展,那么接下来我想主要谈一谈德国统一以后的大国作用问题。 我们看到,德国在后冷战的十年中,已经打破了出兵海外的禁区,尤其在1994年以后,这个方面的行动越来越升级,科索沃危机的时候德国派了战斗机,而且参与了驻军行动。这一次反恐行动中,施罗德又明确表示  相似文献   
117.
作为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和俄罗斯国内形势稳定发展的外在表现,俄罗斯对美政策中不断展示大国意识和大国需求,对美国动辄使用武力并挤压俄罗斯的国际空间给予批评。2007年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四天内连续两次批评美国的对外政策。普京的这些讲话反映了俄罗斯对美政策的总体内容:一是声讨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奉行单边主义、穷兵黩武,批评美国无视国际法、动辄施暴、危及和平,主张建立一个多极世  相似文献   
118.
冷战结束后,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下,威胁安全的传统因素与非传统因素相互交织,使人们对国家安全有了不同于传统安全观的更为广泛和深刻的认识。当今世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安全观,而我国倡导的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的新安全观,从根本上同各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战略思维模式划清了界限,反映了在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绝大多数国家维护、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强烈愿望。为此,要以新安全观来看待、处理国际事务,使各国站在和平共处的基点上,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建立互信合作机制,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最终实现“共同利益、共同存在、共同发展、共同安全”。  相似文献   
119.
在百废待兴的20世纪80年代,哲学曾担负着打破思想束缚、焕发人们精神之重任,哲学家不仅承担着阐释与解读经典的工作,更致力于为中国人的心灵寻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处。而现在,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专家在不同场合对国际事务、经济运行、健康养生等问题发表意见,但却很少看见专业哲学家的身影。  相似文献   
120.
<正>七国集团会议前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外长斯泰因梅尔不仅表达了愿意看到俄重返七国集团的态度,而且强调俄在国际上仍是重要合作伙伴,凸显了美欧之间存在的分歧。图为2015年6月8日七国集团峰会期间,德国总理默克尔(左)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交谈。由于共同的价值观,广泛的安全、经济、文化联系,无论在冷战时期,还是冷战后,身处大西洋两岸的欧美一直寻求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统一步调,共同维护其利益。但近来围绕亚投行、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与俄罗斯相处问题,以及中东局势等,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