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1篇
  免费   61篇
各国政治   149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884篇
法律   89篇
中国共产党   210篇
中国政治   298篇
政治理论   126篇
综合类   3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e reform of the United Nations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 United Nations has made great success since it started a comprehensive reform in 2005. Such a reform is necessary both for the transition of the larges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world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 United Nations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in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because of many factors.  相似文献   
12.
所谓“机制”,按照史蒂芬·克莱斯纳的定义,是指“特定国际关系领域的一整套明示或暗示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行为体的预期以之为核心汇聚在一起”。国际合作会议机制是国际合作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系列有关国际合作会议的形式、程序、运作规则的安排,是一种新型的国际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在引进和借鉴国外国际关系理论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近年来,在这项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令人忧虑的问题。第一,盲目追逐欧美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美国新理论的取向仍未得到彻底改观。经过王逸舟、秦亚青等学者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以及《世界经济与政治》、《欧洲研究》等专业刊物的不懈努力,中国国际关系学界长期存在的“美国中心”现象虽已得到某种程度的矫正,①但囿于学术生态等方面的原因,这一现象短期内恐怕不可能消失。相当一部分学者仍然表现出对美国理论的强…  相似文献   
14.
15.
The concept of"a harmonious world,"a phrase used by the incumbent leadership of China to encapsulate China's diplomatic goals,has become a new guideline for China's diplomatic activities.By applying this concept, Chinese diplomacy has taken a new turn,pushing China into a new and powerful role in world affairs.China's diplomatic effort,however still faces numerous problems,challenges and risks,requiring the Chinese leadership to refine the concept of"harmonious world"through creative thinking and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6.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李爱华教授在发表于《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1期的《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利益观》一文中认为,国家利益问题的分析是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和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利益观,国家利益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点的共同利益的代表者,是以统治阶级利益为核心的全民利益的表现形式,是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多种利益的聚合体,是以地域民族性为主同时具有世界历史性的利益形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利益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国家利益并更好地维护和发展国家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situation has entered a new phase of change and readjustment. On the one hand, while imbalances in petroleum market supply-demand have been alleviated , the consuming states are now focusing on demand sid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new and renewable energy. There has been great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energy security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On the other hand , supply-demand market balance remains fragile , and restrictions due to insufficient energy investment are more evident. The concerned states have taken a stronger grip over their own resources.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diplomacy has also further complic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eo-politics, causing an upsurge of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18.
扩版前言     
根据各方面的建议和本刊广大读者的要求,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领导、同事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去年7月改版一年来的摸索,《国际资料信息》于本期开始再次扩大版面。新版的《国际资料信息》由小16开扩为大16开,页数由40页增至48页,文章的容量随之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9.
A New View on Sino-U. S.Relations Sino-U. S. relations seem to have emerged into a more positive light in recent years.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sustained a strong relationship since 9/11,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t present require mutual support.  相似文献   
20.
刘志云 《法律科学》2006,24(2):17-24
自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以来,与国际法研究的联结已有三次,均对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一战后国际法的繁荣与理想主义对其的重视紧密相关。而在冷战时期现实主义占据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主流的情势下,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研究一度疏远,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机制理论的兴起才重新拾起这种联结纽带,并为国际法晚近的发展构建了合理性基础。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建构主义实现了两个学科的第三次联结,并对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