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109篇
世界政治   9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2234篇
中国共产党   292篇
中国政治   644篇
政治理论   127篇
综合类   45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关于一国私人投资者与他国政府之间(以下简称“投资者一国家”)投资争议的解决,国际上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由争议的双方通过一定的程序解决,排除投资者本国政府的介入,以使投资争议的解决非政治化。  相似文献   
62.
随着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一国两制四法域”下的中国区际仲裁问题则日益突出。本文围绕中国区际仲裁的相关问题加以评析,并针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3.
在我国现有的仲裁制度中,只有机构仲裁没有临时仲裁。本文从分析临时仲裁与机构仲裁优劣的角度出发,回顾中国没有设立临时仲裁的历史,结合仲裁实践的发展,论证了建立临时仲裁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为顺利解决贸易争端、完善仲裁制度,需要在中国确立临时仲裁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64.
木叶 《法治与社会》2005,(12):55-59
西安仲裁委员会作为西北首家新型仲裁机构.始终坚持“以文化铸就品质.以特点体现价值.从服务确立定位.以市场谋求发展”的工作理念.经过10年的艰苦创业.逐渐以先进的理念、公正的风范、高效的品质、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及当事人的关注和认同.成为中国仲裁界的一个瞩目的亮点。仲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西安仲裁委建立十周年之际.特发表本刊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5.
66.
张晓君 《河北法学》2006,24(4):76-79
商事仲裁的自治性和其价值功能决定了国家司法权力干预的必要性和限度.国家司法权力的干预因仲裁自身的缺陷和司法权对秩序和公正的价值确立而获得正当性.司法权对仲裁的干预存在着三个阶段、二个层面和三项内容的维度.  相似文献   
67.
一名员工在深圳某厂上班时发生意外,造成右手姆指断离。医治出院后。用人单位因未办理社会保险而拒不为该员工申请工伤认定。员工依法自行向有关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及伤残鉴定,结果为工伤九级伤残。用人单位仍不给予该员工法定工伤待遇。员工无奈向用人单位辞工并委托笔者全权代理向劳动仲裁部门提起工伤索赔。  相似文献   
68.
基层在线     
《人大建设》2010,(11):28-30
郑州市金水区人大营造创新工作氛围 今年,郑州市金水区人大常委会以"争先创优"活动为载体,不断强化创新工作基础:增强创新意识,打破领导思维模式化、工作方式程式化、文字写作公式化的惯性思维;夯实创新基础,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拓宽创新思路,加强理论研究,围绕完善人大制度、发挥代表作用、  相似文献   
69.
试论仲裁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后,民商事贸易活动日益增多,为了既友好地解决纷争又不伤和气,仲裁程序日渐成为人们解决纷争的首选。本文对仲裁程序的概念、特征、仲裁程序与仲裁程序法的关系以及仲裁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0.
劳动纠纷的几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颖 《行政与法》2002,18(7):92-94
由于我国劳动纠纷案件繁多,劳动仲裁又是诉前必经程序,这导致了仲裁机关未能及时处理纠纷, 大量案件堵塞在仲裁这一环节,劳动者权益未能得到及时充分的保护。本文尝试分析“仲审合一”的体制以及相关的时效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