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4篇
  免费   35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137篇
中国共产党   154篇
中国政治   440篇
政治理论   50篇
综合类   3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行政处罚是我国维持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不可缺少的法律手段。由于行政处罚是最严厉的行政行为 ,它具有限制乃至剥夺相对人权益的特征 ,因此适用行政处罚时要慎重裁量 ,把握好处罚的量和度 ,处罚的适用范围不宜过宽 ,不处罚即可纠正违法行为的不予处罚。否则滥施处罚违背行政处罚法的立法本意 ,会对公民的法感情造成伤害 ,削弱法律在市场经济中的保障作用 ,破坏社会主义法制 ,影响依法治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2.
邓佑文 《法学》2022,(10):18-31
行政处罚的谦抑蕴含谦和、节制和恰当三层意涵。行政处罚的谦抑理念可分两步予以证立。首先从权力属性、行政方式、制度目的和实践价值四重维度证成谦抑的正当性;其次通过理念与性质、原则、指导思想等相关概念辨析,释明谦抑是对行政处罚立法和执法的理念要求。处罚谦抑理念的具体内容涵括处罚的审慎介入和恰当适用:前者需明确受处罚行为的构成要件和处罚的必要性,从而区分违法行为和受处罚行为;后者需遵守过罚相当基本要求,并达致利益保护的均衡性。处罚谦抑理念可通过立法和执法两条路径予以实现。立法上,行政处罚基本法确定处罚谦抑的基本范畴,其他立法根据行政处罚基本法的规定进一步体现处罚谦抑理念;执法上,依法认定处罚介入的要件和必要性,且严格遵守处罚恰当适用的原则和条件。  相似文献   
103.
林维 《法学》2021,(3):38-47
最高法院的有关意见对于高空抛物行为的处理,在法益确立和责任确定等问题上都存在诸多争议,并可能导致该行为处罚的不当。《刑法修正案(十一)一审稿》对此作了初步回应,而《刑法修正案(十一)》则将该行为由危害公共安全罪彻底转变为扰乱公共秩序罪。考虑到高空抛物行为的多样性,实务上,应当特别重视《刑法》第291条之二第2款的规定,确保高空抛物行为在发生竞合时仍应按照重罪处罚,同时也要通过对构成要件要素的解释,适当限缩这一轻罪的处罚范围,避免违法行为的轻罪化。  相似文献   
104.
杭法 《政府法制》2012,(4):39-39
近日,杭州市工商局出台了《关于行政处罚量罚细化规定施行情况的评估报告》,对该局近年来陆续制定的《商业贿赂行为处罚规定》等16个行政处罚细化规定施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全面分析、总结量罚细化工作的目标实现、执行程度和施行效果,反映出该局加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控制、规范行政处罚执法行为工作收到了良好成效。同时对全市系统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法律与生活》2013,(12):60
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问题胶囊……近三年来,重大、恶性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时有发生。2013年5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该司法解释首次明确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案例启示:虽然司法实践中前科酌情从重处罚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修(八)和刑诉法修正案(草案)的视野下,对未成年人犯罪前科不宜再纳入后罪作为从重处罚情节,也不应当写入起诉书、量刑建议书、判决书。否则,将难以凸显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精神,也会使修(八)和刑诉法修正案的有关保护条款失效。  相似文献   
107.
胡同春 《人民检察》2012,(11):65-67
同种数罪,即相同罪名的数罪,是指数个犯罪行为均符合同一基本犯罪构成,但连续犯等特殊罪数形态除外的情况。同种数罪的处罚分三种情况:一是判决生效前一人犯有并被发现同种数罪时的处罚;二是刑罚执行期间发现同种漏罪的处罚;三是刑罚执行期间再犯同种新罪时的处罚。目前,我国刑法学界对刑罚执行期间发现同种漏罪和再犯同种新罪的处罚,较少存在争议,即都主张对这两种情况实行数罪并罚;但对于法院判决生效前一人犯有并被发现同种数罪时应如何处罚,在认识上却  相似文献   
108.
德国:公务员“不能贪”“不敢贪” 2013年12月28日阿根廷司法部宣布,将起诉德国西门子公司17名高管人员,其中包括九名前经理,这些人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先后多次用贿赂手段获得业务,其贿赂总金额高达1.0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9.
杨阳  张芸 《法制与社会》2011,(29):254-255
减轻处罚是我国刑罚裁量中从宽处罚的一种情形。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三条,减轻处罚是指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但在具体的适用中,在很多方面存在争议,例如减轻处罚的幅度究竞是依据刑法分则规定的法定刑幅度,还是根据我国刑罚中的格来减轻处罚;减轻处罚是否及于附加刑,是否能够减为附加刑,能否由刑罚处罚减轻至行政处罚等。本文拟从立法目的,可行性,刑法的体系解释等角度来分析减轻处罚,以期对这些问题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0.
马姗姗 《公民导刊》2013,(12):47-47
<正>随手拍,在网络和照相工具普遍使用的今天,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和现象起到了监督作用,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正能量。但仔细思考,我们不难发现,此举也还存在些许弊端,比如,拍摄者有违法或者侵犯他人隐私的可能;又如,因曝光行为具有网络的不可控性,有可能给当事人造成超越本身应受处罚之外的负担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