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5篇
法律   104篇
中国共产党   137篇
中国政治   203篇
政治理论   105篇
综合类   1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张建民 《群众》2010,(9):74-75
<正>领导干部的文化素养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关系到党风民风。在社会现实中不乏这样的现象,有的领导干部言语失范,有的行为  相似文献   
212.
随着政府工作的公开化和当今社会信息发展的突飞猛进,社会大众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了一些政府行为背后的意义,而实际中更是不乏政府失范性行政行为的例子,尤其是在县级政府,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群众不满、上级头疼的痼疾。  相似文献   
213.
情绪失控容易使人失去理智.导致行为失范.往往造成恶劣后果。反思近几年全军各部队发生的一些事故案件,这方面的教训实在深刻。基层带兵干部对此要有清醒认识.要经常关注战士情绪状态.把握战士反常情绪.及时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切实预防战士情绪失控。  相似文献   
214.
张辉 《前沿》2008,(11):101-104
我国转型期法的适用活动中存在一种区别于“法的适用自由裁量行为”的“法的适用失范行为”。其主要成因是,国家机关或其授权组织的职权“没有法律的规范”,以及“规范的法律无规范的功能”。当前,我国立法机关应改变“宜粗不宜细”的立法策略,以及“职权主义”的立法思维,并且加快以保障社会民众基本权利为目标的立法步伐,以通过法律制度的变革对这种行为予以有效的规制。  相似文献   
215.
吴庆文 《群众》2008,(10):88-8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继报纸、电话、广播、电视之后人类社会又一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日益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以及思维方式。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阶段的中学生,识别能力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容易被误导,从而引发大量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因此,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16.
《公安研究》2010,(10):91-92
骆勇在《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联网时代下,现代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的发达,人们的信息获取能力以及信息交流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话语权的回归使得人们可以借助网络进行自我表达。网络聊天、网页浏览、网络博客撰写等网络行为的发生使得人们的话语权得到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217.
作为重构人类生活的希望和社会团结的重要机制,法人团体及其构建是应该得到强调的。发展法人团体是复杂社会分工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社会团结的有效途径。结合涂尔干的理论视角,追溯法人团体的发展源流可以看出,它同时具有组织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重要功能。分析这些功能和法人团体的基本特征,对消除社会失范状态、重建社会秩序、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当代中国的个体发展和社会整合具有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218.
李莉 《学理论》2012,(25):139-140
高校图书馆报刊杂志阅览室读者行为失范分为主观无意识行为失范和主观恶意行为失范两种,通过对两种不同失范行为的分析,指出阅览室应实行加强读者管理、提供资料复制设备设施、强化图书馆教育、读者行为失范处理时要进行角色转换,实行以"管"代"罚"的人性化管理,从而实现对读者失范行为的纠正。  相似文献   
219.
论文化危机和文化批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衣俊卿 《求实》2002,(6):4-8
在文化哲学的视野中 ,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主题 :文化模式、文化危机、文化转型。研究文化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意义 ,透过文化危机时期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精神的冲突、裂变、离散、怀疑、反思、反省、批判等等 ,我们可以深刻透视人类社会和人类精神的深层变化和进步。从内在机制上看 ,文化危机表现为特定时代主导性文化模式的失范或断裂 ;就迄今为止不同民族所经历过的和正在经历的文化危机而言 ,可以把文化危机划分为两大类 :内源性文化危机和外源性文化危机 ;以自觉的理性反思来揭示和把握主导性文化危机的失范则表现为文化反省或文化批判。 2 0世纪西方的文化批判理论从价值取向上可以分为三类 :前现代的视角的、现代视角的和后现代视角的文化批判理论。对于中国社会而言 ,如何开展合理的文化批判 ,应对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文化精神和文化模式的冲突和裂变 ,顺利地实现传统文化模式向现代文化模式的转型 ,已经成为紧迫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20.
开县井喷事件后,巨额道德赔偿却引发一场道德危机,赌博、虚报、"争夺"孤儿抚养权等等,让我们认识到公民道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分析这场道德危机,可以看出,社会在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转变中,集体意识缺失,从传统道德到新的道德体系转型中,容易形成道德真空,市场经济中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使人们将利益放到重要位置,这些都对公民道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此要综合社会各种手段实行全方位治理。包括加强诚信教育,建立信用体系;健全市场经济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市场法则;遏止道德滑坡,必须实行社会公正原则;建立和完善激励监督机制,引导人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