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盛小伟 《群众》2006,(7):54-55
法国近代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爱滥用权力,直到有限制的地方为止,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建立权力制约机制,铲除因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而导致腐败的土壤,这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首次以法规的  相似文献   
13.
孟德斯鸠对自由的言说,是近代西方整个革命时代和启蒙时代最全面、最系统、最具体的,他使自由价值的追求走向实践的诉求.孟德斯鸠虽然没有赋予自由以新的价值和意义,却以现实关怀为旨趣,具体限定了政治自由的范围和向度.自由在孟德斯鸠那里主要是作为工具理性而存在的,自由的歧路指向奴隶制、专制主义或极端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4.
张淑娟 《法制与社会》2014,(6):7+20-7,20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吸收了洛克的分权学说,借鉴了英国的政治体制,阐明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并相互制衡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三权分立理论的渊源追溯、内容解读和意义阐释,意在找出该理论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团结》2010,(4):14-14
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三个机关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是根据近代分权学说建立起来的。近代分权学说由英国的J·洛克倡导,由法国的孟德斯鸠完成。它建立的根据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论基础是与社会契约论相结合的近代自然法学说。  相似文献   
16.
孟德斯鸠的自由思想超越了他之前的启蒙思想家。在自由的层面上 ,他将自由界分为民事自由、政治自由和哲学自由。在自由的涵义上 ,他没有赋予自由以新的价值和意义 ,却以现实关怀为尺度 ,具体限定了政治自由的范围。在自由的诉求上 ,孟德斯鸠使政治自由从价值追问走向了现实诉求 ,政治自由第一次奠定在制度安排和法治的基础之上。而且 ,他在设定自由的保护性条款的时候 ,还从否定、拒斥奴隶制和专制主义的角度去追问自由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法律"一词是如何使用的,在中国的康熙时期和孟德斯鸠时期进行比较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之间存在间接而又重要的联系.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并且深入理解"法律"一词的"世界流通"问题,进而从新的角度理解中西法学关系.而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对近代这段历史研究有着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8.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第一卷中系统地论述了他的自然法与政体理论,这种论述的基础奠立在对自然状态的研究之上,而其目的是为了给分权理论作铺垫。孟德斯鸠将政体分为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根据统治者人数的不同,他又将共和政体分为民主政体与贵族政体两类,并且深入研究了不同政体的性质及原则。孟德斯鸠在政体理论的研究中的价值取向值得关注,人们对他认为什么样的政体更符合正义这一问题见仁见智,而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理解将可能对现实政治实践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先驱孟德斯鸠在构建自己理论体系的同时,汲取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滋养,并由此而塑造出他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在他最有影响力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更是使用了大量的文字来评述了中国传统法律的一些基本特征。虽然有必不可免的"误释"、"误读",使得孟德斯鸠所设想的中国和所观照的中国文化呈现出自相矛盾的现象。但是其对中国法律的阐述不仅影响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看法,也影响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观感。由于孟德斯鸠对中国的这种偏见与卓识并存、想象与智慧同在的互为矛盾的文化观及构成这种文化观的否定思维和哲学价值,从而也决定了这位西方巨子在中法文化关系史上所占据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孟德斯鸠认为,"法"是事物、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理性对这些关系的把握."法"存在于一切存在物中,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始终."自然法"的精神是"和平";"人为法"的精神是"平等".然而,在社会和国家中容易失去平等、自由,这就要遵循法的精神,依靠法律的力量予以保证.因此,不仅需要"品德"、"俭朴"、"克制"、"宽容"等道德上的自我约束,更需要权力制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