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在20世纪80年代头三年开创历史新貌与重塑中国文化的进程中,新的党史研究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党史研究最终重返历史科学,拨乱反正史学的学术性得以增强,培育了党史研究的学术"问题意识",促进了党史研究多元化格局的确立。在此基础上,党史研究的学术化趋势显著加强,一种有别于传统党史研究的学术化治学传统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12.
李子祥 《传承》2013,(10):98-101
近年来,胡锦涛的群众观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者们分别从胡锦涛群众观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实践路径以及价值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3.
周叔莲 《前沿》2010,(2):4-5
一、研究中国当代学术史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其中,理论研究也有一份功劳。中国当代学术史,可以科学地反映学术在社会变革和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4.
近现代以来,我国的学术史研究相对落后,存在着片面化、表面化和分散性、盲目性等问题,给我国未来的化学术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为:制约合理的学术观念的形成发展;影响对学科水平的正确评价;影响学术发展战略的制定等。所以,在21世纪应加强学术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5.
只要放宽视界,便可看到,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学界关注的一些重大论题,往往是异地同源的,"五四"就是其中的一个热门对象.就像中国大陆一样,"五四"之于中国台湾地区的学人,始终是一个萦绕心中的话题.但在台湾,谈论"五四"曾经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现在回头看去,台湾学界谈论"五四",评论抑或研究,走过的是一务早期为"五四"辩护而晚近试图重建"五四"之史的路径,其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政治意识形态的抑制则是关键.近30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变化,学术交流的增强,台湾学界对"五四"的评论与研究,渐趋开放.  相似文献   
116.
费尔班德、林T·C、赫萨,这串洋味十足的名字,其实对应的都是学术圈名人:费正清、林同济、夏济安。那为啥给人换了个叫读者摸不着头脑的称呼?答案是,翻译者有眼不识泰山,随手就硬生生音译了!  相似文献   
117.
清代古典唐诗学进入了集成总结时期.神韵派、格调派、性灵派、肌理派、桐城派、宋诗派、汉魏六朝诗派等具有集成性质的诗歌流派的更迭起伏,钱谦益、王夫之、叶燮、朱彝尊、刘熙载、王国维等特色独具的诗人的不断涌现,均从各个方面丰富了清代唐诗学的内涵.这一时期,无论是在学理上的建构,还是在笺注、选本、评点、总集的汇纂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梳理清代唐诗学嬗变的特点,可以见其在整个唐诗学史上和清代诗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18.
许振洲 《国际政治研究》2005,(2):115-118,129
20年前 ,大部分国内学者还只能间接了解托克维尔的思想。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及其思想的现实意义也未得到充分承认。此后 ,托克维尔的两部主要著作 :《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 ,商务印书馆 ,1 992 )和《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 ,商务印书馆 ,1 993)先后译成中文 ,他的价值也在新形势下得到了国内学界的普遍承认。最近 ,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董果良先生翻译的《托克维尔回忆录》 ,这无疑是托克维尔思想爱好者的一个喜讯。写给自己看的《回忆录》《托克维尔回忆录》的可贵之处在于可以使我们深入到托氏的内心世界 ,从而准确全面地把握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9.
本文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方法,详细勾勒了自宋元迄民国贵州地方志各阶段发展的具体面相,认为贵州方志的远源可追溯至《华阳国志》,正式出现则在宋代。元代继续发展,明代基本定型,清代鼎盛而有所提高,民国出现新的转型性变化。大量的地方志乘的修纂,既体现了传统史学顽强保存文化记忆的历史性特征,同时也为我们建构了一个地方性知识的文本世界。除了方志自身内部的发展理路外,行政理性力量的介入推动,地方文化意识的自我觉醒,传统士大夫立言不朽的价值诉求,都促进了志乘事业的发展。作为地方性知识宝库的志书文本,其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举凡政治之隆替,文化之盛衰,经济之荣瘁,民生之忧戚,均可依据相应的方隅区划考而得之。  相似文献   
120.
县政改革逐步纳入到学者的研究视野,是国家与学术在地方政治生态中互动的结果。政治学研究重心下沉到非国家政治领域的农村社会,继而又在研究中提升其视角,从村庄到乡镇,进而到关注县政,呈现出一种层层递进、渐次扩大的学术理路。本文在对该段学术史的宏观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国家与学术的互动为切入点,探讨学术在国家话语影响下的运作形态,以及县政改革被学者忽视,而后又逐渐引起重视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