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1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00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7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随着新刑诉法的修改以及2014年中央政法会议的召开,社会公平公正、人权保障等法律权利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法律工作的核心应当围绕人民安全和人民权益开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量刑是法院审判权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些年来受到社会舆论热议的案件多是就量刑问题开展的,这些舆论给法院独立量刑带来冲击和挑战。既有来自正面的积极效应,同时也带来极重的负面影响。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如何在尊重法律的基础上,有效平衡社会舆论和公正量刑的冲突,排除来自社会舆论对量刑的压力,我们需要从理论基础、二者辩证关系着手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92.
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主要是为了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总体部署,适应公正司法的要求,建立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权运行模式,优化配置审判资源,加强独任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维护独立审判原则,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需求,提高司法公信,树立司法权威。人民法院将着重设计具体的审理工作程序,使合议庭、审委会回归其审判组织的属性,强化审判责任,切实做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相似文献   
393.
检察监督制度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司法制度,对于调整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失衡与偏颇不可或缺。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增设了"检察建议",作为与抗诉相并列的检察监督方式。这一非讼性、沟通性的同级监督手段,在性质、功能、适用范围、法律效力等方面均与抗诉制度存在差别。因此,准确定位抗诉与检察建议的优劣势,科学认定两类监督方式的应然功能和作用边界,有利于加快协作型检察监督机制的构建,进一步促进诉权、审判权、检察监督权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394.
针对"宣告无罪难"的问题,辩护律师王永杰列举了宣告无罪难的种种情形,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永生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作为"死刑保证书"案的代理律师,王永杰列举了"寅告无罪难"的种种情形——一些应当及时宣告无罪的案件,往往要拖上三年五载后才宣告;一些本该法院依职权宣告无罪的案件,却要苦口婆心地动员检察院撤诉;一些一审程序就该宣告无罪的案件,往往要通过矛盾上交的形式推给二审法院去宣告;一些本该由下级法院宣告无罪的案件,却要通过层层请示上级法院后才予以宣告;一些本该由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就能宣告无罪的案件,却要通过与许多部门沟通协调达成共识后才予以宣告;还有一些本该在两审终审程序中就宣告无罪的案件,却因种种原因未依法宣告,导致无罪案件变成有罪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相似文献   
395.
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司法改革”,以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司法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保障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我国的“司法改革”才有意义,才能实现真正的司法公正,也才能保障人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396.
诉权是当事人请求法院运用审判权解决民事纠纷或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回溯民事诉权理论的历史源流,有助于分析我国民事诉权内涵的发展并提出新的认识。考察我国民事诉权立法缺陷和司法运行的偏离现状,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制度建设途径。在诉权保障体系构建之后。应着眼当事人滥用诉权的社会现实,探讨对民事诉权滥用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397.
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是唯一的审判机关,审理刑事案件是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最基本的职权。审判是刑事诉讼的重心和最重要的阶段,只有经过审判,才能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应否判处刑罚和判处什么样的刑罚,未经人民法院审判,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为有罪。而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它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  相似文献   
398.
《判例与研究》2002,(1):1-1
本刊于2001年改为双月刊后,收到明显的效果。一是发稿量增大,二是投稿量增大,这说明刊物已进人良性发展阶段。本年度本刊继续恪守其创刊宗旨,在裁判文书的说理研究方面锲而不舍,务使判决理由成为法院树立审判权威的一个重要标准,也使社会正义通过法院的说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99.
审限是案件自立案到审结的法定最长时间限制。法律设立此制度,其目的是防止诉讼时间拖延,促使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审结。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审结时限为六个月,简易程序为三个月,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基层法庭从立案之日起对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审结。基层法庭是法院工作的基础和立足点,  相似文献   
400.
司法剧场化随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伦军 《法人》2004,(2):158-159
说起司法的剧场化,人们的脑海中一般都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在居高而坐的法庭上,法官头戴假发,身着黑色袍服,主持着神圣的开庭仪式,数量庞大的陪审团和各方诉讼参与人遵循着严格的出场顺序和誓证程序,口中说着“阁下”这种对法官的尊敬辞令……随着这些法律仪式的演绎,诉讼程序得以按部就班地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