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1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00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7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民事诉讼中,上诉审程序是为补救第一审法院未生效裁判的瑕疵而设立的,上诉制度作为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多样化的司法职责,同时也面临着在公平与效率之间衡平的矛盾。由于我国上诉条件过于宽泛,而案件不论繁简程度、标的大小一律都采用二审终审的程序,导致案件上诉率高居不下,严重浪费了司法资源。故此,应通过审判权对上诉权予以相应制约,以提高司法效率。  相似文献   
72.
法官,按照《法官法》的规定,是指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换言之.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在履行国家赋予的审判职责时就为法官。法官是审判组织的基本要素.审判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法官的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来体现.可以这么说.法院的判决形式上以审判组织名义作出,内容却是法官理性思惟和逻辑推理的结果。由此可见。法官肩负着生死予杀、判明是非的重大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3.
74.
近几年来,光泽县人民法院先后被南平市政法委授予“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被省高院评为“全省法院先进集体”。县法院是如何自觉用好审判权,促进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的?县法院院长黄一帆认为一个重要因素是靠人大监督。  相似文献   
75.
陈明辉 《法学》2021,480(11):57-69
现行《刑事诉讼法》第201条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设计,在诉讼法学界引起了巨大争议.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刑事诉讼法》第201条要求法院"一般应当采纳"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规定,导致检察机关侵犯了法院的审判权.也有不少人认为,检察院的量刑建议没有侵犯法院的审判权.从我国《宪法》和两大机关组织法的规定来看,检察权包括了公诉权和法律监督两方面的内容,刑事审判权则包括定罪权和量刑权这两项核心权能.量刑建议最初只是检察院改进公诉方式的一道工作程序,但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量刑建议转变为对法院具有约束力的权力.对此,有必要对"一般应当采纳"条款进行合宪性限缩,准确界定量刑建议对法院的约束力载体.法检机关可充分利用"互相配合"原则,在工作制度和工作方式上协调法检关系,让量刑建议无需权力化也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6.
司法体制改革大背景下,安徽地区法院更多关注与研究的应该是司法权运行改革下的合议庭负责制如何更好地构建。笔者对当前合肥市法院审判权合议庭制度的运行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当前合肥地区案多人少的矛盾非常突出,法院审判资源配置不足,相对固定的合议庭审判团队组建困难;合议庭审判职权与审判管理权界定不明确;合议庭内部流程制度不健全职能弱化等突出问题。笔者进而结合实地对全国部分试点审判权运行改革法院的考察情况,提出了安徽地区法院司法权运行改革下的合议庭负责制的构建一些想法:要优化审判资源的配置,配齐组建新型的合议庭审判团队;要合理界定审判权与审判管理权,充分发挥合议庭的审判职能;要理清合议庭提交审委会讨论案件范围与形式,真正实现"让审判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要明确合议庭负责制内部工作流程,确保合议庭内部运转正常;要健全对合议庭的考核监督激励机制,调动合议庭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合议庭的工作责任心。  相似文献   
77.
近代以来的法治社会,禁止通过自力救济的手段实现私法上的权利,强制执行是债权得以实现的最后的公力手段。法的实现是法律规范要求的现实化,其与强制执行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强制执行是法的实现的司法保障,法的实现则是强制执行追求的价值目标和最终结果。目前,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执行难”一直困扰着法院工作。法不能如其创制者预期的那样在现实社会运转中得以实现,造成了众多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而成为一种无任何实际意义的期待可能性。当期待变为无奈、可能变为不能的现实日积月累,司法的救济尽显不力的弱性时,公众对强制执行制度信任度的降低和国家司法权威遭受质疑则成为自然。  相似文献   
78.
行政审判权指人民法院依法审判和裁决行政案件的权力。行政审判权作为司法权之一种,对行政诉讼制度起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履行人权利保障最后屏障的功能。文章从行政审判权的理论厘定、行政审判权与相关权利(力)的关系、行政审判权的发展态势等几个方面对行政审判权进行了一定研究。  相似文献   
79.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审判工作是人民法院的中心工作。在新形势下。做好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核心。离开这一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保证,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法院运用审判职能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亦是义不容辞的重要政治任务。今后的工作中要理直气壮地叫响“审判就是服务”的口号,教育引导广大干警自觉摒弃“就案办案”、“机械办案”  相似文献   
80.
个案监督,是近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监督司法机关的有效形式,在实践中已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但是,由于个案监督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各方面的认识还不尽一致,甚至有截然不同的分歧。有的认为,这是人大监督的创新,应该充分肯定,进行规范提高,使其发挥更好的效果;有的认为,这有悖于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