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4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继兰州公布牛肉拉面成本价之后,西安也公布了肉夹馍、秦镇凉皮、牛肉泡馍、猪蹄、嫩豆腐、油泼面等小吃食品成本价。小吃食品这只“麻雀”解剖得十分及时、恰到好处:从业者赚了多少,清清楚楚;消费者承受状况,明明白白。这有利于调控行业暴利,抵制物价不合理上涨,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可是,  相似文献   
72.
在川北门户广元,早餐桌上必能看到女皇蒸凉面的影子。"一年365天,至少一天吃一碗蒸凉面。大年三十也要吃上一碗!"在广元人的食谱里,别看蒸凉面只是价格不贵的小吃,但却在一日三餐里占据着重要地位。年味还未散去,藏身于小街小巷的蒸凉面小饭馆人气不减,更甚于平日。满街都是"XX凉面"的店铺招牌,顾客或坐或站或排起长龙。"今天蒸了一百斤米,已经卖了五六十斤了,  相似文献   
73.
吕正 《今日广西》2010,(11):21-22
什么是真正的上海本地小吃?这还真是个让人犯难的问题。小笼包、生煎、锅贴、鸡粥、汤圆、春卷……这些上海人自己心里想得出.可以冠名为“本地小吃”的食物无一不是异乡出身。但我可以保证,除了名字,大部分食物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味道。在上海.你也可以在大酒店、高级饭店的餐牌上找到本地小吃的身影,但那种味道多半不“正宗”.因为它们没有日常积攒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74.
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俨然中华民间美食大全,惹得一帮吃货半夜起来流口水。让我们来看看唐朝美食的魔力,有的官员甚至因为贪路边小吃断送前程。  相似文献   
75.
郑浩 《侨园》2012,(9):47-47
台湾士林夜市的小吃闻名遐迩,最近我就逛了一次。士林夜市的雏形出现在上世纪初的1909年。台北一些贫苦市民和渔民因生活所需,在靠近基隆河渡口的慈诚宫对面、文林路一带摆摊设点,卖一些地方小吃和台湾点心,借此养家糊口。不料,这种本属自发的"扎堆现象"引出了经济学上的"集约效应",摊点越多,占地越大,慢慢形成两大部分,一个是传统阳明戏院周边的街道,包括大南路慈诚宫一带,一个是以阳明戏院为中心的区域。两处经营毗邻发展,摊点店铺越来越多,经营品种越来越丰富。台湾的、客家的、本住民的、大陆的、澳洲的、非洲的……洋洋大观,林林总总,仿佛成了半个世界的小吃博览会。士林夜市,这个草  相似文献   
76.
感慨"北京学"之不受重视,说的不是新闻界,也不是文学界,而是史学家."旅游热"里的北京,比如胡同游、风味小吃,比如保护四合院、重建城墙,还有老舍茶馆的曲艺、正乙祠的京剧,以及电视台之推介名胜古迹、出版界的展示"旧京大观"等.诸如此类的活动,当然也有专家介入,但学院派似乎不肯再往前走一步,将其转化为学术课题.  相似文献   
77.
78.
晋山 《今日山西》2004,(11):30-30
寿阳这个地方虽有“春晚无花秋早霜”之说,却是我国著名的北方农业旱作生产县,有着丰富的粮食物产。不仅如此,寿阳还有多种独特的地方风味小吃。在这些小吃中,当属“茶食”的名气为最。因工作关系,前些年我曾多次前往寿阳,尽管呆得时间不长,却发现当地的风味小吃不算少,如豆腐干异常可口,五香味浓,咸鲜适中。而且据当地人讲,就是在大夏天,豆腐干储于阴凉处也可保持半个月不会变质。近年来,寿阳的豆腐干已登堂入室进席上筵,其名跃然纸上,排进了饭店的菜谱;豆腐干整块装盘,滴上几滴香油,便成一道好菜。而食客用此菜时,往往不以箸夹食,用手拈来…  相似文献   
79.
2011年4月26日11时许,我与几个老朋友正在海口骑楼小吃街品尝海南小吃。忽然,进来一行客人。"啊,那不是省委书记卫留成吗?"有人轻声惊呼。我循声望去,正是。  相似文献   
80.
清吞四溢的椁椤叶饼,由明朝将领戚继光手下将领所创,是山海关一带长城沿线的地方小吃。然而一位聪明的农家大嫂却慧眼识珠,不仅把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小饼卖进了五星级酒店,还颇受正在减肥瘦身的都市时尚人士的青睐。她还将其推荐给《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青,希望能在第二或第三季播出。从举债20万元的村妇,华丽转身为令人惊羡的千万富婆,她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