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2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322篇
中国共产党   214篇
中国政治   517篇
政治理论   62篇
综合类   13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色集团就像一团绚丽的烟火,当公众还沉浸在其升空的绚烂时,它却已经在瞬间熄灭。留给人们的是依然回不过神来的反思。“非法集资”的未来到底何去何从,我们能否为这股汹涌的暗流,提供一个可以将其纳入正规渠道的制度性出口?毕竟,一味的“堵”而不以适当方式“疏”的话,可能事倍功半,起不到理想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2005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各地金融部门以发放信贷资金等方式支持农民增收、脱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从农民的需求角度来看,农村信贷扶贫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作者在洛阳市栾川县的庙子乡、白土乡、狮子庙乡、叫河乡等4个乡,与40多户有过信贷经历的农民进行了座谈,他们反映的一些情况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民事简易程序与法治社会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章武生 《法学家》2006,2(5):110-117
民事简易程序与法治社会形成具有密切的关系,而简易程序在这方面的功能又往往会被人们所忽视.本文阐述了民事简易程序在法治社会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对我国法院简易程序存在的机能不健全以及由于诉讼程序的难以利用对法治社会形成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构建有助于法治社会形成的简易程序制度,使人们的权利能够得到有效地司法救济,使人们能够接近司法制度、信赖司法制度,并使法治在社会中生根等问题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有商业银行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信贷资产质量低劣。改变这种状况,一是要彻底改变经营理念,坚持信贷资产质量第一的经营思想;二是要全方位推进信贷营销,抢占黄金客户资源,发展优质高效资产;三是要彻底清收转化不良资产,打一场抢救信贷资产的“生存保卫战”。  相似文献   
16.
要紧话     
《党的建设》2007,(9):1-1
坚决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要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着力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努力缓解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把发展的积极性、充裕的资金、宝贵的资源更多引导到加强经济社会薄弱环节上  相似文献   
17.
唐山市丰润区由原丰润县和唐山市新区合并而成,全区共有28个乡镇,人口90万,其中农业人口70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几年来,丰润区公证处根据全区农业人口多、农业比重大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将辖区内的农村企业承包租赁、土山荒的承包、农业信贷、分家析产、土地流转、男到女家落户、民事赔偿协议等事项确立为公证服务的切入点,把公证工作逐步向农村延伸,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指出,2004年以来,我国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经济运行避免了总体上经济过热,国民经济在高速运行中实现了平稳、协调发展。但经济运行中旧有的突出矛盾并没有根本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时文朝 《政策》2003,(1):25-26
据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统计科提供的信息:到2002年11月,湖北省信贷存差已达685亿元!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各界自上而下的广泛关注。巨额存差是如何形成的呢? 从短期运行状况来看,银行信贷存差是由存款和贷款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企业和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存款增长较快,成为存差形成的基础;贷款有效需求不足,贷款增速减缓,是形成存差的直接原因;分业经营下的体制约束,缺乏存差资金向信贷转化机制,是存差形成的内在原因。从长期趋势看,存差的形成是经济运行结果在金融领域的集中反映,是伴随着商品相对过剩而出现的,在它的背后,是供给相对过剩,生产能力过剩,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信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忽略现实经济生活中资本紧缺现象,存差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我们应努力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放任信贷存差发展和扩大,二是信贷资金盲目向大城市、大企业和大项目集中。 总之,存差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要正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这一现象,更要站在战略高度、全局的高度对其进行审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