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100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64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7篇
法律   167篇
中国共产党   2560篇
中国政治   1878篇
政治理论   945篇
综合类   178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492篇
  2013年   515篇
  2012年   666篇
  2011年   913篇
  2010年   1197篇
  2009年   688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近年来,国内宣扬“政治多元化”,鼓吹照搬西方多党制的言论又有所抬头.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指出:“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从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在近代的转型孕育了近代政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治文明转型过程中的历史选择及其建立这一制度的基础、坚持并完善这一制度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政治文明与政党制度之间的关系,阐明了政治制度文明在政治文明中的核心地位,指出政党制度是政治制度中极其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3.
创新合作形式加强政党建设--亚洲政党国际会议观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成 《理论前沿》2004,(18):15-16
备受世人瞩目的亚洲政党会议于2004年9月3日—5日在北京召开。34个国家的81个政党或政治组织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许多代表是执政党领导人或国家政要。与会者继续前两届会议“协商、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以“交流、合作、发展”为主题,围绕着“地区安全与多边  相似文献   
104.
略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特殊的优势和作用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有效途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从产生至今大抵经历了六个阶段 ,即雏形阶段、形成阶段、确立阶段、相对成熟和规范阶段、宪法化阶段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阶段。中共十六大报告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目标以后 ,使我们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认识获得了新的视角 ,达到了新的高度 ,也为我们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范式。提高法治化水平 ,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进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5.
论参政党的角色定位与参政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目前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其特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与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竞争性不同 ,它体现的是一种协商性的民主。在这一制度中 ,各政党与政权关系的确定性和党际关系的多重性 ,使参政党的角色定位问题成为既有一定难度又十分重要的问题。明确参政党的角色定位 ,确立参政党的参政原则 ,促进执政与参政的良性互动 ,对推动多党合作制度的创新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对我国政党制度地位和作用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关于这项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在宪法的原则性规定、党的文件、政协章程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谈话中虽然有所涉及 ,但却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法律制度的保障。因此 ,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法治化 ,应当成为我国政党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7.
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过程中,人们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认识主要来源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我国政党制度的成功实践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认识的实践基础;与此同时,我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创新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其政治功能的实现也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充沛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8.
国外政党法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小明 《团结》2004,(1):45-48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少数西方国家日益重视政党立法,使政党组织及其活动日趋法律化、规范化,实现所谓“可控的政党政治”。政党立法十分复杂,形式多样,制定政党法是其最集中的表现。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和一些非洲国家在从一党制向多党制转变的过程中也制定了政党法。我国1982年宪法中出现“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政  相似文献   
109.
我国政党制度的弹性是其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的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党制度具有十分鲜明的兼容性、延展性和适应性,即具有极强的弹性与张力,是其自身自我完善和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的内在根据.这可以从其内在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外在的组织实现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0.
《党建文汇》2005,(2):4-5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