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4篇
各国政治   100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6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7篇
法律   168篇
中国共产党   2564篇
中国政治   1879篇
政治理论   945篇
综合类   178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492篇
  2013年   515篇
  2012年   666篇
  2011年   913篇
  2010年   1197篇
  2009年   688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纯洁性就是要求面对着各种外部环境的变化,马克思主义政党都要保持本色而不变色。纵观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保持党的纯洁性始终是一个重要课题。鉴于此,就必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政党纯洁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992.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宪政民主国家,因其政治制度的稳定和高效性而倍受推崇。建立在三权分立基础上的美国两党制是美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党制度的创立受到英国的殖民政策、美国自身的地理文化条件、美国政治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伴随着美国政治制度的确立而逐步发展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3.
民主监督是我国参政党的一项重要功能。发挥参政党的民主监督功能,是中国政党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参政党的民主监督功能,提高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效果,客观上有利于增强中国政党制度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99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个重要论断,既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我们党适应世情、国情、党情变化,应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现实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敏锐的时代意识、强烈的进取精神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永不满足、永不停滞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995.
政治稳定是每一个政治体系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之一。当代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政治稳定问题。在中国的政治体系中,中国共产党是政治领导的核心,以“党的领导”为标志的政治秩序决定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原则,才能化解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才可以保持政治上的稳定;反之,如果忽视和削弱了党的领导,目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权力腐败、分配不公、民族宗教冲突等,就极有可能引发社会危机,导致政治不稳定。然而,党的领导不可动摇的前提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因此,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权威性是实现中国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96.
石萌 《学理论》2012,(29):19-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在历史的具体发展过程中紧密结合现实创造性形成的。其中民主党派不可或缺,而其监督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的监督角色进行分析,对于全面认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职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正>我们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学习、运用和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必须以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意为前提。然而在现实理论工作中,常常出现误解错解甚至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象,需要澄清是非。  相似文献   
998.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基础包括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层面。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近代以来的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历史,构成了理论体系的历史基础。马列主义的多党合作思想、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思想提供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的成功发展与实践则奠定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99.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正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党合作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的同时,就阐明共产党与其他工人政党的关系,指出共产党人应同小资产阶级建立联盟,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在同其他政党的联合中,必须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和独立性。在实际的革命斗争中马克思、恩格斯把多党合作的思想具体化为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政党关系的思想,从而形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多党合作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00.
《党课》2009,(4):24-25
什么是党风 党风,就是一个政党和它的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生活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体现这个政党性质的作风。党风体现着一个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一个政党及其党员的党性和世界观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