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15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163篇
中国政治   216篇
政治理论   77篇
综合类   1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精准施策是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云南沿边城镇化建设重要手段。购房型农业转移人口是沿边城镇化建设中最具市民化潜质的群体,提升市民化能力是购房型农业转移人口完成由购房定居到购房落户的桥梁。本文运用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方法,进行云南省沿边T市A区购房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个案考察分析。研究发现,云南沿边城镇购房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存在就业不稳定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的瓶颈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从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开源节流、培育异质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夯实购房型农业转移人口家庭稳定就业能力;从重构基本公共服务主体,更新服务理念与内容,城乡联动治理三个维度,为购房型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购房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是推进沿边城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2.
现行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中,新生代农民工处境困窘,不仅动摇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发展基础,而且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市民化的推进,有赖于创新城市公共物品管理模式、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新生代农民工需求表达机制,以及全面完善相关法规,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3.
新型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更重要的是人的城镇化。但由于体制影响、路径依赖和利益调整等方面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农业转移人口虽然已进城工作生活,因没有城市户籍,难以享受同等的市民待遇。因此,政府通过社会政策调整,保障他们的城市权益,是当前城镇化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宁波为例,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八项政策”支持,以推进宁波城镇化进程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4.
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的文化融合问题,附带利益的户籍制度是造成新生代农民工边缘生存困境的原因。要改革户籍制度,不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新生代农民工做好教育、培训政策与就业政策扶持,保障他们的利益表达权,不断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25.
中国社会政策调整与农民工城市融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群体正在发生整体性变迁,应加快"事实城市化"、"事实市民化"的进程。从社会政策角度看,农民工处于"半城市化"状态的关键在于,其融入社会的公平性存在诸多问题。不仅如此,中国社会政策对于农民工群体还存在较为严重的缺位,即使涵盖农民工的社会政策,很多也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农民工现在与城市社会之间出现种种张力,给当前社会政策提出许多新的挑战。加快社会政策的整体性改革和创新,构建以社会公正为机制的社会主义公民权体系,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26.
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需要合理的政策做前提条件,因为政策在打破社会阶层固化、抑制盲目流动、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行的户籍制度以及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各种不平等政策,对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特别是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造成严重制约。因此,要突破现有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通过改革户籍政策、就业政策、社保政策和土地政策等,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里“进得来”、“干得爽”、“留得住”、“活得好”。  相似文献   
127.
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本的特殊形态,其基本内涵包括有互助、信任、社会准则、共享、参与以及关系网络等等。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民与城市市民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本模式,而城市化进程使城市近郊的农民在现代城市文明因子的浸润下,其传统社会资本模式发生了解构。这种解构并不能为其完全市民化提供足够的支持,城郊失地农民只有完成自身社会资本的重建,才能逐步转化为市民。  相似文献   
128.
费杰 《行政与法》2010,(11):48-52
农民工市民化是提升城镇化水平,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不仅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而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渴望融入城市是他们最大的利益诉求。吉林省应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降低和细化进城落户条件,完善社会保障措施以及加大培训力度等方面努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29.
刘钰 《法制与社会》2010,(36):179-181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时期,新生代农民工的心态、价值观念和职业选择等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城市梦也更加执着。然而他们想要真正融入城市,也面临着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素质、权力维护,就业难等障碍。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高度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诉求,以推进这一群体的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0.
基于691个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本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五个层面表现出了不一致的现象,市民职业行为的转化程度较高,而市民生活方式和社会参与度较低。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程度、有无专业技术、工作状况、非农工作时间、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和所属群体等因素与其市民化实现水平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关联性。最后,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制订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相关政策提出了启示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