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15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163篇
中国政治   216篇
政治理论   77篇
综合类   1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学理论》2016,(1)
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农民工的市民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我国农民工市民化不够彻底,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基本现状,分析了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并提出了破解该困境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2.
张国 《理论建设》2012,(4):103-107
要做好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教育工作,既需要有相应立法工作领域的突破,也需要政府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在开展教育培训之前,对农民工的分代研究是教育培训内容细化与充实的前提。农民工教育培训学校的建设应当发挥政府和社会两者的积极性,其中的师资队伍建设应当走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道路。为了确保教育的成效,检查与监督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43.
第二代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三阶段"民工潮"的产物,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城市为坐标,意识和行为已接近于城市人,他们强烈渴望市民化,实现同等待遇。实现绝大多数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终出路,也是促进城乡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政府和社会必须从职业生存、社会身份、自身素质以及意识行为四个层面入手,推进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44.
尹中卿 《小康》2013,(1):35
城镇化涉及到居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涉及到"人、地、钱"等资源要素在农业和非农产业、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合理配置,因此要努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使城乡居民公平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提高城镇化质量,需要从单纯城市化转向新型城镇化,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口城镇化,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使城乡居民公平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145.
关颖 《人民论坛》2013,(11):134-136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它关系到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的最终实现.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应着力完善制度层面的改革,加强和改善农村教育,提升人力资本;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规范土地流转: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剔除户籍附加功能;建立与完善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6.
韩康 《人民论坛》2013,(15):32-35
观点摘要中国城镇化的最大风险,是城乡矛盾的内化,即城市化的发展没有真正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差别的矛盾,而是转化为城市体系内部更加复杂、更加深刻、更加棘手的社会矛盾现在国内许多城市都在推行以产业高端发展进行人口调控,办法是"以业控人",力图把大量低端产业及其就业人群淘汰出去。这种做法,简直就是公开向农民市民化挑战了  相似文献   
147.
元宵刚过,“用工荒”再度凸显。同往年相比,今年的“用工荒”无论从程度、范围,还是结构,都出现了新特征。就流向而言,农民工已由“单向度输出”转变为“多向度流动”;就范围而言,招工难正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城市蔓延;就持续性而言,区域性、结构性工荒已经常态化。(2月7日《新华视点》)  相似文献   
148.
<正>开篇的话"身上沾泥花,脸上挂汗花,为了一个梦,进城闯天下。"一首《农民工之歌》唱出了亿万农民工的心声。他们离别故土,踏上进城之路,粗糙的皮肤、简陋的衣着是他们的标记,"农民工"这个有些别样意味的名称是他们的身份标识。他们凭着一身力气和勤奋吃苦的品性,祈望能够开辟自己的天地,却常常在深夜独自品尝对前路的迷茫、对家乡的思念。几经拼搏,有的人在城市扎下了根,有的人默默踏上返乡路,而新的浪潮还在  相似文献   
149.
<正>2012年底,我国城镇化水平为53%,说明我国城镇化正处在纳瑟姆曲线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城镇化建设,应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为主的大城市群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把发展城市群放在未来推进城镇化的首要和核心位置。过度依赖人口红利的城镇化不可持续,未来应发挥大中小城市错落式分布产业集聚效应,吸引农民工就近市民化,这才是可持续城镇化的动力源泉。未来20年将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中国长期持续的大规模  相似文献   
150.
破局城乡二元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当前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随着国家对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布局的调整、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深入实施,以及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四川省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农业转移人口群体。四川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有先行先试的经验探索,也存在诸多发展约束和困境。推进四川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从规划、制度、成本分担等多方面加以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