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64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建设学习型政党,就要读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 毛泽东曾经说,“我们应该学习的是布尔什维克的聪明。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现在在领导干部中有一种现象,那就是学习嫌麻烦,不愿花时间读原著。有的人满足于记几个时髦的概念,背几段精彩的词句:有的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一知半解,犹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不能用经典理论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的新版《王明传》,增写了“所谓‘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由来”,是新版《王明传》的最大变化,也是在此之前几个版本的《王明传》、《王明评传》中都没有涉及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列宁勇于自我批评,改变科学社会主义传统观点,于1915—1916年提出社会主义能在一国首先胜利新理论。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他明确提出俄国必要而且可能首先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张,并且制定了实施方案。他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力排众议,说服了多数,终于抓住时机,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并且巩固了胜利,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列宁起过独特与奇特的历史作用,因有失误与疏漏,也留下历史遗憾。  相似文献   
14.
王鑫 《世纪风采》2010,(6):15-19
众所周知,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及以后都是毛泽东的积极追随者,然而,早在1930年他刚从苏联回国的时候,却曾与王明等一些自命为“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人一样,认为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王稼祥是在革命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到马列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始从“左”倾转向反“左”倾,并最终在遵义会议上完成这一重大思想转变的。  相似文献   
15.
段春华 《求知》2005,(5):11-12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先进性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本质体现,是工人阶级政党区别于其它一切政党的本质特征。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中最先进和最坚决的部分。列宁在创建和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过程中,也明确指出:党是阶级的先锋队,它吸收了这个阶级一切的优秀代表。所以,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看来,  相似文献   
16.
重读布哈林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是20世纪20-3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杰出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享有国际声望的、学识渊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经济学家。1888年10月,布哈林出生于莫斯科一个教师家庭,他青年时代就积极投入反沙皇专制的革命斗争。18岁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1911年在国外流亡期间与列宁相识后结为亲密革命战友,并同列宁并肩作战,成为十月革命的重要领导人。十月革命后,曾任俄共(布)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党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主编、共产国际领导人等重要职务。  相似文献   
17.
散木 《同舟共进》2010,(4):56-61
曾几何时,每个被接纳进党组织的新共产党员,都曾心潮澎湃地在党旗前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百折不挠,永不叛党"……这其中,"永不叛党"四个字分量最重,因为这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底线。然而,中国革命既曾涌现过许多慷慨悲歌的先烈,也曾出现过许多经不起考验的叛徒。  相似文献   
18.
1917年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俄国非布尔什维克党派纷纷发表各自对革命的看法,调整策略。这些政党主要包括: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立宪民主党和左派社会革命党人。一、孟什维克对十月革命的态度和党的分裂1917年10月25日后,包括中间派、国际主义派和护国派在内的孟什维克一致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是孟什维主义的政治失败。但在解释原因时,他们却存在不同的观点:中间派认为孟什维主义的失败是由于“革命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存在巨大的客观障碍”,即“党内分裂”的结果。国际主义者则认为,十月革命“不是不可避免的巧合,孟什维克党的政治溃败除一些难以遏制的因素外,孟什维克领导上层执行的错误政策是其政治失败的根本原因”。而护国派则把“八个月的革命”教训归结为必须要走“统一的道路”,即“消灭国际主义思想,实质上是消灭布尔什维克主义思想(立刻爆发世界革命的可能;否定民族统一;不赞同俄国资产阶级的某些革命创造力等)”[1]298。类似的观点分歧,只能说明孟什维克内部思想和观点的不统一(更何况孟什维克从来就不是一个统一的组织)。十月革命的爆发最终导致孟什维克组织涣散,不仅护国派,包括把社会民主党人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派、“新生活派”和其他一些派...  相似文献   
19.
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任辅臣作为优秀的布尔什维克,卓越的军事指挥员、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夫人张含光和他战斗在一起。任辅臣牺牲后,张含光回到祖国,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为供养父母抚育子女做出了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20.
《北京支部生活》2013,(14):20-31
第13集世纪曙光1887年12月,俄国喀山大学一位入学不久的17岁学生因带头闹学潮被捕。在被送往监狱的途中,押解他的警察局长讥讽这位青年:"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起来造反?要知道你的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青年用冷冷的语言反击道:"是一堵墙,不过是一堵朽墙,只要一推就倒的,我们要从上面跨越过去!"这位大学生就是弗拉基米尔·乌里扬诺夫,他后来使用的笔名叫列宁。他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在16岁戛然而止。1886年,列宁的父亲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去世。他的哥哥因参与刺杀沙皇,被捕后被绞死。17岁的列宁在悲愤中开始审视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