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49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武汉城市地位的飚升莫过于近代。1908年日本驻汉领事水野幸吉在其所著《汉口》一书中说:“汉口者,贸易年额1.3亿两,夙超天津,近凌广东,今也位于清国要港之第二,将进而摩上海之垒,使视察者艳称为东洋之芝加哥”,为什么穿过了漫长的时间隧道的武汉,会在近代实现它的崛起,并在城市的近代化中成为广陵绝响?她的未来应该怎样发展?这也许正是皮明庥先生研究武汉近代城市化的重要动机。皮明庥先生的新著  相似文献   
42.
张之洞创办武昌警察总局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张之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创办近代警察,使之作为"湖北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为新政的推行提供保障。武昌警察总局的创建为湖北近代警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43.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萌芽于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在封建传统教育一统天下的情况下,他却能对培养职业技能专门人才的重要性予以高度的认识,并且亲身实践,兴办了大量的各种门类的新式学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张之洞在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4.
《湘潮》2010,(2):F0003-F0003
江南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2年,是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大型重点企业。公司的前身是1890年6月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  相似文献   
45.
<正>张之洞曾经督鄂十七年,在武汉大刀阔斧,兴实业、办教育、修铁路、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建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在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多有建树,使当时地处内陆、风气未开的  相似文献   
46.
寻找大武汉     
李婕 《小康》2007,(8):22-31
一个月前落选第三批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虽然“申新”失败,但是武汉突围的决心却丝毫没有动摇。  相似文献   
47.
金晶 《八桂侨刊》2006,(4):7-41
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期间,积极参与中美华工交涉。面对美国的排华事件,他多次上奏清政府、致电总理衙门和驻美公使要求保护在美华人。中美商订的关于清政府自禁华工赴美问题的新约基本成形后,他力陈条约的弊端,劝请清政府拒绝批准。随后,美国单方面订立了严重危害华人利益的新法令,张之洞又多方筹谋,试图挽救危机。张之洞主张通过外交等合法途径解决美国华工问题,尽管难有成效,但其维护华侨利益的主观愿望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48.
晚清名臣、湖广总督、“慧眼识得孙中山”的张之洞,过年时都是让部下拎着皮箱往外跑,去哪里?去当铺,把身边值钱之物送到当铺换俩过年钱。  相似文献   
49.
王亚民 《理论学刊》2020,(2):144-152
民生多艰的外在客观实际,儒家仁政、王道、"为学必先治生"的内在诉求,二者构成了张之洞"厚民生"思想的生成基础,而实业民生思想、安全民生思想、吏治民生思想、教育民生思想、利源民生思想与救济民生思想则构成其基本内涵。张之洞"厚民生"思想尽管不乏朴素性、保守性以及空想性的历史局限,但在中国民生思想发展史上仍起到了一定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告诫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民生的建设实践中,不仅需要实现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际的有机对接,而且亦需讲思想、讲政治,如此方能避免陷入西方民生文化的窠臼,增强本己民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同时对历史虚无主义给予强力的回击,并从根本上推进解决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短板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50.
晚清名臣中,张之洞与报业的关系尤深,他对报人既尊重又打击,对报业既重视又压制,陟罚臧否的行为之后是毁誉参半的评价,本文通过分析张之洞在维新前后的报业活动,对其报纸理念进行了提炼,认为其矛盾的行为背后,是根植于政治理念和时代背景之上,多重因素叠加后的合理性存在,符合他一贯的行事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