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1篇
  免费   42篇
各国政治   638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20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0篇
法律   620篇
中国共产党   407篇
中国政治   640篇
政治理论   198篇
综合类   2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战斗力是建立在心理、知识和组织的基础之上,主要表现为纪律、团结、士气、主动、勇敢、坚毅上,是部队战斗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精神。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德国的陆军基于军事思想和指挥原则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战斗力水平。  相似文献   
212.
证明责任分配是研究证明责任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证明责任自在德国诞生以来,有关证明责任分配的学说先后在方法论上形成了两大流派,即特征事实分类说和法律要件分类说,其中待证事实分类说又分为消极事实说、推定说和外界事实说;法律要件分类说又分为基础事实说、完全性说和规范说。规范说自德国著名法学家罗森贝克提出后,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成为不可撼动的官方学说。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德国法学家针对规范说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反思,又提出了危险领域说、概然性说等证明责任分配新说。纵观德国证明责任分配的各种学说,究其本质,乃是决定证明责任分配的标准,是形式标准,还是实质标准,抑或两者兼而有之(以何为主)。本文主要对这一脉络给以简要阐明。  相似文献   
213.
德国学士与硕士学位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强 《德国研究》2002,17(4):62-64
本文概述德国学士和硕士学位教育现状 ,指出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发展 ,德国的学位体系必定会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214.
德国成功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正文 《创造》2002,(7):46-47
2002年3月19日至30日,笔者随团赴德国柏林、德累斯顿、泰森、慕尼黑、兰根纳根、拉多尔采夫、莫斯、图宾根、海德堡、科波伦茨等地,就环保国际合作、生态预算、自然保护、矿区复垦、垃圾处理、生态农业、莱茵河和博登湖的治理、生态型城市治理、市场经济与环保、旅游与环保等方面作了考察。德国在水、气、声、渣的治理和自然保护等诸多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15.
爪欢拿里斌「-︸巍次报安那三稀跳蘸 两卫脑舞蹈演员目加歹塞利被檐阂问竺』碑构招幕,暴露后间谍档案(十一)——德国间谍情报机构及其活动  相似文献   
216.
德国生态税收改革启动至今已一年有余,本文介绍了德国生态税收 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生态税收改革的特点,预测其对德国经济、社会可能产 生的影响,同时也简略分析了改革方案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17.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由于日本侵略中国东北,造成苏联远东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苏联开始实施"联华防日"的对华政策,在谴责日本侵略、同情中国抗战、积极恢复中苏邦交的同时,又对日本奉行中立、"不干涉"的政策.从1933年起,随着德国法西斯的崛起,法西斯侵略战争在欧、亚洲的不断扩大,苏联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进一步调整对外政策.其"联华防日"政策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本文拟对这种对华政策的变化,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218.
219.
叶隽 《德国研究》2003,18(2):51-53
本文认为该书对德国因素的重视和资料的开掘都是其明显的优点,不愧为"资料及例证极为丰富之作";同时它在中国人留学德国史领域的开拓上,也具有一定的拓荒意义;但不足之处在:一则缺乏明确的"史家"意识;二来作为外国研究者视角也难免有所局限,对研究对象的"同情之理解"颇有不足.  相似文献   
220.
当代德国的法律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当代德国法律教育的机构、主体、学制、学位、毕业生就业以及法律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