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5篇
中国共产党   69篇
中国政治   108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5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改革心理障碍与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体制变革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 ,是由每一位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亲自参与的实践活动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内在的心理支持和行动支持 ,对于推动行政体制变革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研究了行政体制变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及挫折 ,剖析了其产生的根源 ,并提出了进行科学的调适和引导对策建议 ,对于增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改革的社会心理支持和承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浅析大学生心理障碍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政雄 《世纪桥》2008,(2):128-129
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解决的方式主要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工作体系;加强自我教育;对毕业生进行有计划的择业和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73.
由于侦查主体遭受挫折比较大,耐挫力比较差,各种矛盾比较多等,因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心理障碍.其中有理智性障碍,情感性障碍,意志性障碍,焦虑性障碍等.对不同类型的侦查心理障碍,应采取不同的具体方法和对各种心理障碍都适用的一般方法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74.
针对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时代国际环境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简单化、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反差、部分学生思维的主观性与片面性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5.
程丹 《青年探索》2000,(4):35-36,,6,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择业时出现的竞争逆反心理、自傲心理、依赖心理、焦虑心理、敏感心理五方面心理障碍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素质教育,开展就业指导、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完善与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对策对大学生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76.
《党课》2009,(10):108-109
所谓心理障碍,就是由各种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心理“障碍”的程度,可以从一个人行为上的偏离程度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偏离社会生活的规范程度越厉害,那么他的“障碍”程度也就越深。心理障碍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77.
为了促进女干部快速成长成才,珙县在女干部宣传、培养、选拔、管理等方面充分体现差异性,为女干部的成长打造了“绿色通道”.依托媒体开设“巾帼创业先锋”专栏,对优秀妇女干部进行深度报道,增强社会各界对妇女干部的关注度和认可度:针对部分女干部存在的心理、性格等障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她们增强信心,克服心理障碍;有计划地安排女干部外出考察、轮岗交流、  相似文献   
78.
图片新闻     
针对留守学生在生活上缺乏父母的呵护和关爱,心理上容易出现一些“心病”的问题,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中学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聘请有经验的老师担任心理健康辅导员.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问题。学校还定期开展全员、多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向留守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帮助留守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图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蔡美玲老师正在同留守学生谈心。  相似文献   
79.
新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是新生由于人际交往障碍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或者困扰,本文尝试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来对探讨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困惑问题。  相似文献   
80.
目前许多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并向低龄化、团伙化发展。影响青少年犯罪团伙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归纳为内因、外因,包含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家庭、学校、结交朋友等。对青少年犯罪应以预防、教育为主,同时实施社区、环境、心理、就业及法律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