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3篇
法律   173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83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问:我作为公司的资深员工,最近被调入一个新部门做项目主管,新部门的领导也是刚调来的,他怀疑我是上级领导派来的眼线,总是时时提防,甚至逐渐削减我手头上比较重要的工作,更过分的是  相似文献   
282.
党的十七大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已有学者开始提出并关注中国式的民主模式的命题。当前,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式的民主模式业已形成。为了从理论和实践上反击西方势力对中国民主进程持否定或怀疑态度的诘难,进一步坚定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推进我国的民主法治进程,丰富和完善中国式的民主模式,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将此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283.
"公开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老百姓的合理怀疑."河南省郑州市政府法制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郑州市集中受理审理行政复议案件暂行规定>首次提到,"民告官"的行政复议决定,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外,全部在网上公开,接受老百姓对"官"和"裁判"的评判.  相似文献   
284.
司法制度应当保证实现社会公正,为了与国际刑事司法准则接轨的需要,体现人权保障的<刑事诉讼法>的再次修改,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85.
排除合理怀疑及其在西方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永生 《中国法学》2003,55(2):150-160
排除合理怀疑是英美法系刑事证明标准的经典性表述 ,但其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对于应否对其进行定义 ,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也一直争论非常激烈。对其涵义的界定主要有七种方式。当前 ,排除合理怀疑在西方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自身涵义过于抽象和模糊 ;二是司法实践中对其界定相互矛盾 ;三是缺乏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86.
津门政坛近日骤起波澜。6月12日.天津市“管住房的检察长”、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宝金因涉嫌经济问题,被中纪委宣布“双规”。津门内外议论纷纷:“天津的房地产商听他的”、“地产商都害怕他”、“没想到检察院权力这么大”(详见2006—06—29《南方周末》)。李宝金“客串”房地产的故事不久将会“揭晓”。在此不必猜测,但可以合理怀疑,可以借鉴历史。  相似文献   
287.
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排除合理怀疑是英美法系国家刑事诉讼证明中的最高标准。我国现行的客观真实模式下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在建构上不但落后于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而且也没能建立完备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证明标准。借签两大法系刑事诉讼“排除合理怀疑”与“内心确信”的证明标准,重构我国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则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88.
一、关于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和理论界说二、关于“排除合理怀疑”的刑事证明标准 三、我国刑事诉讼应当确立“排除合理怀疑”的刑事证明标准 如本文前述,我国刑事诉讼长期以来以“实事求是”或“客观真实”作为刑事证明标准。因为“我国的证明制度,既是人民司法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同  相似文献   
289.
在英国由培根首创的经验论哲学,从洛克经贝克莱到休谟经历了一个内在的逻辑发展过程。而其演化的实质是逐步使经验论原则彻底化。  相似文献   
290.
被害人对欺诈行为及事项表示怀疑时能否认定为陷入认识错误是诈骗罪中的一个疑难问题.传统见解持肯定态度,但存在不少问题和缺陷.被害人解释学是主要适用于刑法分则中"行为人-被害人"关联型犯罪的一种限缩性刑法解释原理,它基于法益保护原则与刑法的最后手段原则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而被提出;其在该问题上所持的否定态度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值得我国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加以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