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53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党政论坛》2011,(24):54-55
评级机构评级机构的出现源于一场危机:1907年爆发的银行恐慌导致“信用预测”公司面临破产,美国人约翰·穆迪在1909年创立了债务评级公司。这些评级机构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公司、国家或政府是否有能力偿还债务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52.
《南风窗》2011,(16):79
"执债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碎念念,万千抛盘,愁云漫漫心难静。"2010年7月中旬,一名债市交易员改写的宋词《雨霖铃》作品在市场上广泛流传,其中描写的是过去两周以来中国信用债市场中投资者的惨状。"城投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加息  相似文献   
53.
读者     
《南风窗》2007,(13):8-8
谁来呵护中小投资者的金融安全感斯蒂芬·韦恩斯在《绝境与生机》中把股市恐慌分为假恐慌、周期性恐慌、传染性恐慌和真正的恐慌四种。他表达的观点之一是,疗治经济结构失衡、股市投机时,如何抚慰投资者脆弱的心灵并给其安全感,显得特别重要。今年是亚洲金融危机10周年,形形色色的回顾活动正在上演。遗憾的是,纪念的内容却呈现出"传染性务虚"的特征。事实上.国际社会没有任何一个时候像现在一样重视金融安全,比"攘外"更重要  相似文献   
54.
詹勇 《当代广西》2014,(23):12-12
正随着反"四风"、改作风的深入,从严治党成为政治新常态,一些干部身上的"不适应症"也越来越明显。这如同一面镜子,愈发折射出不良习气、不正之风的危害。比如,机场贵宾厅关闭后,有人就犯了难。河北一名县委书记感叹:虽然坐了无数次飞机,但取消贵宾厅等细致服务后,我比刚进城的农民还懵懂,订票、取票、换登机牌等,不问就不知道,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除了不会办理登机,一些干部去医院不知道怎么挂号、乘公交车不知道如何投币刷卡、参加培训会走错教室……当作风建  相似文献   
55.
极端事件的风险恐慌及对行政法制之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了公众对极端事件的风险会产生恐慌性认知;运用决策学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包括恐慌在内的情绪在公众的决策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从机制和机理的角度剖析了极端事件的风险恐慌能够阻碍公众,甚至整个社会对风险的严重程度做出理性判断。以此为前提,阐述了在一个民主社会中,当行政机关对公众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回应成为其管理的合法性基础时,其所制定的为防止极端事件不再发生的行政措施会出现非理性的情况,为确保行政措施合法性,就需要对行政法律制度进行变革:包括建立一种长效的风险治理与评估机制,以便对公众的要求加以反思、评估和过滤;通过规则来限制行政措施的过度性;通过"日落条款"来规定行政措施的适用期限;通过补偿机制来确保公正,同时增加行政措施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6.
57.
赵升有 《现代人事》2000,(10):29-30
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学习本领,这是我们许多干部所迫切需要的。”虽然时间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是今天重温这段讲话,我们仍然能够体会到那深刻的内涵与殷切的期望。  相似文献   
58.
盛梦露  田鹏 《党政论坛》2014,(22):12-13
财新记者:这一次的改革方案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郑秉文(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已经经历了两轮改革,一次是1994年,一次是2008年,但都没到位,第二轮甚至一点实质性进展都没有。这一轮改革要把第一轮改革遗留下来的“尾巴”解决掉,同时避免第二轮改革时出现的社会恐慌。  相似文献   
59.
章力 《中国减灾》2011,(16):28-29
独自搭乘电梯会觉得恐慌,害怕电梯突然下坠或停电;看到倒塌的楼房、废墟,会联想到地震;有的时候躺在床上会担心家人遭遇不测;觉得正常生活中的许多事变得极其无聊;不敢把衣服脱得很少睡觉;家中常备一大包速食面和水,以备"突发灾难"时之需;听到关于灾难的新闻,会变得沮丧……  相似文献   
60.
沈丹菁 《唯实》2011,(12):45-47
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露事件在中国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抢盐风暴",造成"群体性恐慌"事件。群体性恐慌事件的生命周期模型由慌源、积慌、发慌、慌抢四阶段组成。基于系统生态模型的逻辑视角的机理分析,政府应该做好积极的预警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