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53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谢奕秋 《南风窗》2010,(23):15-15
<正>据巴基斯坦《每日时报》报道,10月16日至19日,巴最大城市卡拉奇不同地区发生一连串枪击事件,截至目前共造成100多人死伤。仅19日一天,在街头被不明武装人员  相似文献   
62.
提问:中国历史上首次抢盐风潮出现在哪一年?答:公元前202年。那一年,项羽因为"无盐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了。某超市里,众人争相抢购食盐,唯有一老太镇定自若在一旁选购其他商品,并不时摇头嘲笑。旁人问  相似文献   
63.
舒鑫 《中国减灾》2011,(24):16-17
亲人离去,孤单如影随形凯文今年31岁,是中学数学老师,妻子罗婷是医院的护士,他们有一个5岁的女儿。"作为一名老师,你真的相信有世界末日吗?"我问。"当然了。一切皆有可能。我在这方面看了很多资料,可以专门给你上一课……说到世界末日,有9种预  相似文献   
64.
正据媒体报道,3月15日,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区分局通报了3月14日春熙路恐慌事件相关情况,对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李某某等三人依法进行了处理。据报道,某商场部分员工因误信火灾险情纷纷涌出商场奔逃。同时,网络上不法分子刻意编造不实信息,制造恐怖气氛,加剧了事态升温,进而引发商场周边不明真相的群众以讹传讹,恐慌情绪进一步蔓延,并迅速波及到春熙路商圈,引起街面秩序混乱,造成社会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65.
崔晓丽 《方圆》2020,(5):52-55
只有在信息公开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消除公众的恐慌,降低公众基于这种无来由的恐慌所做出的不理性行为和判断。得知小区有了确诊病例后,大钟(化名)第一时间去超市买了两瓶消毒酒精,囤够了一个星期的蔬菜。2月13日,北京市丰台区某社区居委会挨家挨户发放纸质通知——小区内确诊了两例新冠肺炎病例,两位密切接触者均进行了妥善安置。通知中特别强调,“请居民朋友们不必恐慌,安心生活”。  相似文献   
66.
张新民 《工友》2006,(2):44-45
我生于1951年,1968年下农村,1970年招工进湖北光化水泥厂,当过电工、电器仪表技术员。2002年春,厂里宣布倒闭后,我心里又是难受又是恐慌,难受的是我在这个厂从开始兴建时就干起,已经干了三十多年,心中自有难以割合  相似文献   
67.
对于一座城市,相对于每天高度密集运转的公交车班次,公交车爆炸仍然属于个别事件,但因伤及的是普通人,发生在最大众的交通工具上,这种距离感的缩短更容易引发普通人的关注,放大恐慌情绪。  相似文献   
68.
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微博、微信、博客、网上帖文、跟帖等表达渠道更加简便、即时、交互、隐匿,几乎任何新闻事件都无秘可隐,个人意见表达呈现高度自由状态,一时众声喧哗,谣言四起,真假难辨。宣传工作的形势变了,一些党政领导干部的观念却没有与时俱进。有的不掌握受众需求,仍自说自话地作灌输式宣传,由此形成的官媒舆论场与广  相似文献   
69.
薛晋 《观察与思考》2008,(13):47-47
通常认为宣传的出发点在于宣传者的利益,是基于“我要你知道”,而新闻则是基于大众的认知需求,即“我要知道”。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这两者其实是一致的。强震波及十多个省区市,社会对信息需求空前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媒体反应迟缓,社会恐慌会迅速蔓延;反之,如果媒体在第一时间迅速向人们传达充分、详细和全面的信息,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知情权,也有利于更好地安抚百姓,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70.
梦幻与迷思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震动了整个世界,在美国朝野引起巨大恐慌。的确,苏联时期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基础自然科学领域,共有11人获诺贝尔奖,排在世界第五位;在技术领域,到上世纪5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