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72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84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9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西安女孩杨青因使用的“三秦”牌劣质电热毯发生漏电事故不幸身亡,生产厂商却趁机恶意转移财产,杨青父母向法院提起诉讼后遭遇索赔无果的尴尬局面。企业“金蝉脱壳”背后折射着工商部门的监管失职和司法机关的执行不力问题,本文着重从法律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52.
李悠 《法律与生活》2013,(14):54-55
事业家庭双丰收2013年6月,因为恶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宋泽面临被法院判决转移房产无效、一家人失去经济来源的境地。最终,他的岳父母出手相助,帮他暂时解决了债务问题。然而,官司带给宋泽的教训和体悟,足够他受用终生。2001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的宋泽凭借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53.
恶意欠薪入罪与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工资被拖欠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特别对于恶意欠薪入罪与否的讨论很热烈,本文就此问题从多个角度分析入罪与否的原因,并对恶意欠薪现象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4.
据1月12日《大河报》报道:顶级至尊QQ号88888、盛大网络的金牌终身免费账号、94.25平方米的SOHO尚都写字间等全部1元起拍。为了捐助海啸灾民,淘宝网将包括腾讯公司总裁马化腾的“御用”QQ号、陈天桥的公司成立5周年纪念账号等在内的多项物品进行慈善义拍。令人遗憾的是.此次爱心义拍活动中,至尊QQ号竟然遭遇了恶意竞价。  相似文献   
55.
恶意欠薪入罪正当性的争论没有否定刑法介入在处理极端事件中的突出作用,但刑法对恶意欠薪的规制作用是有限的,有必要对介入范围做出限定。杜绝恶意欠薪现象和对劳动者的薪酬权利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济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刑法的介入只能在第一个层面上解决部分问题,不能因刑法的介入忽视对民事行政制度的完善。欠薪问题的整治是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合力。  相似文献   
56.
57.
分析司法裁判,恶意串通行为被广泛适用,但在主观“恶意”的裁判上存在问题.认定恶意串通行为人的“恶意”,应坚持意思主义,即当事人明知其恶意串通行为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且具有故意、积极追求损害结果的发生.受故意的限制,行为人过失的串通不具有“恶意”.串通行为无效的原因在于该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并非其具有主观上的“恶意”.最后,恶意串通行为的“恶意”非以获利为必要.  相似文献   
58.
罗素君 《法制与社会》2010,(22):197-198
许霆案后,利用ATM机故障恶意取款的行为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由于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缺陷或不合理,法律在执行层面上又具有极大的随意性等因素,造成类似案件无论是"同案不同判"还是"同案同判",均引发极大的争议,该现象凸显了社会各方对法律敬畏之心的缺乏。  相似文献   
59.
《人民之友》2016,(1):37
<正>案例2015年10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2015)民二终字第324号民事判决书,认为在上海欧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辽宁特莱维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企业借贷纠纷一案中,存在关联关系的两公司"以虚构债权而兴讼不止,恶意昭然若揭",严重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12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  相似文献   
60.
诉权是人的基本权利,我们不得非法剥夺或限制。诉权不是绝对权,其行使必须在一定范围和界限内,不得违反立法的宗旨。恶意诉讼就是当事人以诉权为工具,通过审判权的权威来达到诉讼外的非法目的的行为。恶意诉讼侵害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降低了诉讼效益,损害司法权威,造成稀缺司法资源的浪费,是我们必须遏制的行为。本文以诉权为视角剖析恶意诉讼的内涵、构成要件和表现形态,探究其存在成因,并提出规制恶意诉讼的具体救济措施,为构建公正的诉讼程序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