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22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洛克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出发,论证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权利的转让,政府的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其实质是立法权和执行权这二权的分离。立法权是最高权力,它不是常设的;执行权只能依法行使,它是常设的。君主在法律没有规定或其他特殊的情况下可以有特权,特权的唯一目的是为人民谋福利;利用强力为自己谋私利就导致暴政。人民在统治者不再为他们谋利益时有权收回转让出去的权利,甚至可以用强力推翻与他们为敌的政府。  相似文献   
162.
公安机关的刑事执行权是警察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不仅应当包括对刑事诉讼法所确定的部分刑罚种类的执行,还应当包括对刑事强制措施的执行。  相似文献   
163.
对民事执行权性质的认定,关系到民事执行机构的设置、职能的划分和执行的内容等,它是执行制度改革中最根本的问题。本文试对民事执行权属性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研讨,为建立科学的民事执行体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4.
一、民事执行权与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一)民事执行权的内涵及性质所谓民事执行权就是指法院执行机构强制义务人履行民事义务而实现权利人民事权利的权力。民事执行权可以分为民事执行裁决权和民事执行实施权。民事执行裁决权指执行机构依法享有的在执行程序中对各种程序事项和相关的实体事项,依当事人及案外人申请或依职权作出裁断或决定的权力。民事执行实施权指执行机构为实现执行依据确定的内容之目的,依  相似文献   
165.
王林 《法制与社会》2013,(34):169-170
近年来,法院执行部门贪污腐败、渎职侵权犯罪层出不穷,违法执行行为屡见不鲜,同时民事执行中的“执行难”、“执行乱”现象越发突出,极大的损害了法律权威及司法公信力.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明确将民事执行活动纳入到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之中,但司法实践中要想把权力彻底限制在牢笼之中,还需要正本清源,流于形式化的检察监督必须重新审视并加强,同时,法院内部监督、权力机关监督以及当事人监督都应该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166.
目前,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对执行权监督制约机制的系统性研究仍然较少。本文以执行实践为视角,从执行权监督制约机制的必要性、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执行权监督制约机制的保障等三个方面对建立和完善执行权监督制约机制进行系统阐述。特别是将执行权监督制约机制科学地划分为执行权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和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两部分,并分别对其内容和形式作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67.
执行难成为司法实践中一个突出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为解决执行难,经历了审执一体到审执分立的司法改革,但审执分立也导致了审理只管判案不考虑执行,直接或间接加剧了执行的难度。只有二者在配置上体现相对独立性,统筹兼顾、协调一致,才能有效解决审执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168.
应对执行依据给付内容不明确的现有方案存在规范局限和实践分歧。因此,立法和实践呼唤精细化、具有贯通性的理论支撑。择定兼顾程序价值和实体目标的应对路径,需完成从宏观化模糊处理向类型化精细回应的理念跨越;以所属范畴作为类型化讨论的起点,原生性给付内容不明确介于形式瑕疵和实质错误之间,次生性给付内容不明确应定位于既判力确定后的新事实,二者统一于法院对实体事项的判断权。要实现从执行部门判断向审理部门判断的主体回归,通过分析执行部门判断权的演变逻辑和现实图景,可廓清其权力边界并排除其担当判断主体的可能,这是构建应对程序的前提。而就判断的具体方式而言,则应促动从非正式解释向正式判决的制度过渡,迁移补充判决制度功能以克服原生性给付内容不明确;综合运用债权人确认之诉和债务人异议之诉来应对次生性给付内容不明确,以实现法安定性追求和程序保障目标的价值平衡。明确执行依据给付内容的程序建构过程,正是审执分离改革推进方式的技术投影。  相似文献   
169.
在“加强权能”与“强化监督”双重目标的塑造下,民事执行权在运行过程中呈现的“侦查化”演变趋势主要表现为责任财产调查的主动化与智能化、执行实施的警务化与信用惩戒的普遍化以及执行指挥中心的信息化与执行体制的垂直化。民事执行权的“侦查化”演进与“解决执行难”的话语变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侦查化”的民事执行权虽然强化了部分权能,但并未改变以执行法官为中心的执行实施微观权力运行机制,因此,执行体制垂直化改革并非民事执行权配置和监督的必然选择。立足于执行实施权力运行的司法权逻辑,“侦查化”的民事执行权应当通过功能性分权和司法规制实现其“合法性”基础的制度重塑。  相似文献   
170.
张立平 《求索》2006,(11):107-109
民事执行权是司法权,是民事司法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法院司法机关的性质决定了民事执行权的司法性质。民事司法裁判外依据的执行是民事执行权司法性质的体现。民事执行中行政权对司法权的制约不能成为否定民事执行权司法性质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