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51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3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92.
在当前中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的背景下,考察20世纪的日本环境抗争,既能够对当前中国环境治理提供借鉴意义,也有助于在理论上扩展社会运动研究。通过20世纪50至70年代日本熊本水俣病抗争事件,能够探讨政治机会结构变迁如何对环境抗争产生影响。基于对水俣病抗争的文献搜集与实地考察,将20世纪50至70年代的水俣环境抗争分为"前抗争"阶段(1956年—1959年)、"政治机会结构扩张"阶段(1960年—1968年)和"抗争发展"阶段(1969年—1973年)。为何水俣病抗争从零散的地方暴力事件逐渐沉寂,继而在60年代末期逐渐兴起并产生全国范围的影响?其中的重要机制在于20世纪60年代期间政治机会结构的扩张。政治机会结构的扩张从4个方面促进了水俣环境抗争的发展,它们分别是:抗争组织规模扩大、抗争议题上升、官僚系统内部分裂加剧、生态合题的重要性加强。  相似文献   
193.
认命不服     
一次意外的车祸,我的人生道路随着翻倒的汽车而整个颠倒过来,突然间从天上坠落到了地下,一下子失去了一切,连生命都岌岌可危,我该怎么办,是就此沉沦还是不屈地与命运抗争?多少个不眠之夜,纷乱的思绪、炽热的眼泪。不!我不能沉沦,我要努力去面对现实、去适应现实、进而能做到驾驭现实。  相似文献   
194.
刘旭东 《检察风云》2011,(18):35-37
“彩虹勇士”号曾乘风破浪游弋在蓝色星球的各个海域,成为绿色和平组织的象征。绿色和平组织的使命是“保护地球、环境以及各种生物的安全及持续性发展,并以行动作出积极的改变。”它的特点是非暴力和中立,从不接收来自政府与企业的捐赠。  相似文献   
195.
嵋孜 《中国妇运》2010,(5):43-44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加速,英国中产阶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经济实力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启蒙运动和人权理论思想的长期浸濡下,19世纪下半叶英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新评估妇女角色,承认妇女平等权利的呼声,掀起第一次妇女参政高潮。  相似文献   
196.
“依势博弈”提供了一种解读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矛盾的新视角。“依势博弈”由弱到强依次表现为:谈判博弈、上访博弈、集群博弈、破坏性博弈以及个人极端行为等几种情形。针对“依势博弈”,应积极做好“化势引导”工作。“化势引导”要讲立场、讲法律、讲人情、讲妥协、讲谋略。  相似文献   
197.
民众抗争与社会政治在当今世界各国是一种普遍现象,维权抗争是当下我国民众抗争的主体形式,并在国家政治之外形成了一种社会政治。国家政治与社会政治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克服资本逻辑过度扩张,促进政治动态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文明和谐。  相似文献   
198.
一、工人制度外抗争暂时不会对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 理论界将工人阶级政治分为制度外的工人阶级抗争政治和制度内工人阶级参政议政两种类型(汪仕凯,2009).近期在国内多个城市的外资企业接连出现工人罢工、要求加薪事件就是制度外抗争政治的表现.这类抗争暂时不会对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9.
公民网络抗争动员在各方行动者、媒介互动和利益博弈互动中呈现出复杂的舆情扩散逻辑。全面把握和洞悉公民网络抗争动员的博弈演化过程,关键要遵循抗争行动本身的内在规律,探究和挖掘舆情扩散的关联因素和变量条件。契合近年来典型性网络抗争性行动案例分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综合视角,遵循"诱发、扩展、深入、消弭"的舆情演化生命周期,从抗争政治机会结构生成与诱发性导火索、情感抗争共意动员与非利益关联者加盟、议题框架建构深化与多方力量互动博弈、多方积极关注应对与舆情热度转移等维度,全面系统解析公民网络抗争动员生成的演化机理与制约性条件。  相似文献   
200.
2011年,在缅甸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军人专政宣告结束,国家政治转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多党制和普选制的规则得以确立并逐步完善,民主政治的框架初见雏形。国家政治转型为缅甸乡村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变化的领域囊括了乡村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缅甸乡村社会在政治转型中呈现出新的面貌,但这一重要的课题在学界还未得到应有的关注。通过在缅甸乡村社会中长期的田野调查,本文发现军政府时代之后的缅甸乡村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具体的变化主要包括村落共同体的裂变、乡村权力结构的转型、村民与国家关系的变迁,等等。概而言之,在过去的10年,缅甸乡村政治生活的主旋律逐渐从"抗争政治"向"派别政治"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