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93篇
工人农民   303篇
世界政治   3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8篇
法律   1492篇
中国共产党   3197篇
中国政治   3814篇
政治理论   980篇
综合类   125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855篇
  2013年   953篇
  2012年   1089篇
  2011年   1170篇
  2010年   1151篇
  2009年   858篇
  2008年   988篇
  2007年   781篇
  2006年   756篇
  2005年   462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孙延平 《团结》2013,(4):42-4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和集体经济利益分配引发的纠纷不断涌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问题,目前法律和行政法规等都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认识不一,做法各异,严重影响了纠纷解决的效果。本文结合实践对此类问题浅谈几点看法,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探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32.
我国现有税制存在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失灵,源于税收立法的偏失、税制结构的失衡、税收体系的缺陷和税收监管的不足等税制缺陷。要矫治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失灵,必须转变税收观念、排除税改阻力、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体系和加强税收征管。  相似文献   
93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这辆高速运转的东方列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些奇迹的诞生与激励尤其是物质激励所激发的员工的活力密切相关——中国市场经济改革最大的成果之一就是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改变企业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解决了激励问题。但长期以来,激励逐渐陷入另一个误区,即激励纯物质化,其局限性也日益明显。那么,当前企业最广泛采用的典型的纯物质激励有哪些弊端?相对于物质激励,并不典型的非物质激励有哪些形式,能起到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934.
935.
任立湘  教福滨 《奋斗》2001,(2):49-5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股票期权这种激励机制,它最早起源于美国,  相似文献   
936.
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质上是按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进行收益分配,其理论依据是使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价值论和使用价值论为依据,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937.
本文采用Geweke分解方法和协整方法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有关数据,研究结果证明,我国产权制度改革对收入分配差距产生显著影响,并且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38.
电子废物污染已成为威胁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新的环境问题.欧盟两个指令和循环经济促进法对我国控制电子废物污染有重要影响.控制电子废物污染,政府应承担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责任,作为生产者的企业应承担电子产品生产周期环境责任,消费者应承担电子产品合理消费和节俭消费责任,经销商承担补充责任.  相似文献   
939.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科学体系,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在我国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尤其是如何在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940.
韩俊 《理论视野》2001,(2):20-23
一、农民就业与农民收入增长 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第二、三产业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20多年时间,已有近2亿农村劳动力通过不同方式解决了就业问题,这在发展中国家是了不起的巨大成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改善了劳动力的利用状况,提高了利用效率,而且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对农村社会的发展乃至整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