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6篇
  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787篇
中国共产党   62篇
中国政治   174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2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邱刚  张新景 《山东审判》2012,(3):109-111
裁判文书是法院工作的脸面,事关人民法院的形象。通过对近5年来的2000余份刑事裁判文书的检查,发现相当一部分文书在写作中存在着语句不通、逻辑运用不当、标点滥用等现象,下面就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谈点意见。一、关于被动语态的运用有一些裁判文书在表达拘留、逮捕等被告人作为主语的词句时不适用被动语态。逮捕是  相似文献   
992.
1.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一批指导性案例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第一批指导性案例。包括民事和刑事案例各2个,指导性案例所确定的裁判要点,对人民法院审理类似案件、作出裁判具有指导效力,法官在审判类似案件时应当参照,并可以作为裁判文书的说理依据加以引用。  相似文献   
993.
《世纪行》2012,(12):33-33
一、强化开门办文史理念,着力推动文史工作为现实服务 一是扎实做好文书资料的征编、出版工作。全年共征集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文史资料400余万字,历史图片500多幅。征集数量较往年有较大增加。为了充分展示15年来全省各级政协优秀文史资料成果,编辑出版了《湖北文史集粹》(上中下三册),100万字:编辑出版了《湖北文史》三辑,100余万字。  相似文献   
994.
本书利用大量的徽州文书,深入探讨了以徽州为代表的明代乡村纠纷及秩序的形成过程和变迁实态,解析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宗族结合的展开及徽州特有的佃仆制等问题,复原了当时乡村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和社会秩序形成状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明清史学者的研究力作,日本权威学术杂志《史学杂志》、《东洋学报》、《社会经济史研究》均有书评,在我国明清史学界也有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995.
王夏菁  田炜 《法制与社会》2012,(30):263-264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日益深入,构建和完善两岸司法互助的任务也愈发的紧迫。本文将对现行的大陆有关涉台司法文书送达的规定及司法互助机制进行分析,并联系司法实践,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96.
张娜 《法制与社会》2012,(10):277+284
裁判文书是案件审理的最终载体,是法院向社会展示司法公正形象最直观的平台,特别在刑事司法领域最为关键.然而在我国的刑事裁判文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其说理过程简单化,事实罗列过于格式化,缺乏对证据认证的分析,已经很难满足法制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7.
公信力是法院裁判文书的生命,一个没有公信力的裁判文书,它虽然具有法律效力,但却没有生命力。应从增强民事裁判文书的公开性;加强判决书的说理,公开法官做出判决结果的心证过程;正确引用法律、法规,充分体现裁判文书的权威性等三方面提高法院民事裁判文书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998.
公安文书的"准确性"问题,既是理论性的问题,又是具体的写作能力问题.公安文书的"准确性"的要求,既有内在的方面,也有外在的方面,具体表现在使用文种准确,著文立意准确,格式准确,使用语言准确,辨析问题准确.要做到文书的"准确性",既要求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和思辩能力,又需要具有较好的写作基础以及在语言文字方面的丰富知识与驾驭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999.
试论“法官后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官后语"是附设在裁判文书规范化格式之后的一段评述性文字.是以体现人文关怀,对当事人进行劝谕、倡导、教育、警醒、告诫为主要内容.目的在于提高裁判文书法、情、理的协调统一,增强裁判文书的权威性和说服力.但是,由于"法官后语"是裁判文书改革浪潮中出现的新事物,创设历史短暂,人们知之甚少,赞许声、否定声同在,影响了"法官后语"的正确适用.为了让人们对"法官后语"有更多的了解,使其在司法实践中能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功能.笔者对"法官后语"的含义、属性、适用范围、运用技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论证,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行政复议法的实施经历着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性、建设性工作予以推进。行政复议文书的制作,就是其中既有具体内容,又直接关系复议工作本身质量的一项工作。各种文书无论其状况如何,都将对行政复议制度的运行和效力的发挥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拟从工作实践的角度,对与行政复议文书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推进复议工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