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86篇
中国共产党   247篇
中国政治   234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璐 《检察风云》2014,(18):84-85
2014年5月29日,上海鲁迅纪念馆举办了黎烈文诞辰110周年纪念座谈会,“黎烈文纪念展”也在鲁迅纪念馆同步展出,展览以照片、书籍以及其他大量的文献和实物展现了黎烈文的一生。 黎烈文1904年5月18日(农历四月初四)出生在湖南湘潭,今年是他的110周年冥诞。黎烈文广为中国大陆读者所知,主要由于他在“自由谈”主持笔政期间跟鲁迅关系密切。黎烈文与鲁迅相识相交是在1933年至1936年。据《鲁迅日记》统计,在这三年中,他跟鲁迅的交往多达200余次,黎烈文致鲁迅信73封,鲁迅致黎烈文信80封(现存32封)。黎烈文主编《申报·自由谈》时,鲁迅共投稿135篇,平均每月7篇。可以说,鲁迅的杂文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就是他们友谊的见证。  相似文献   
42.
《北京观察》2011,(11):65-F0003
简介 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北京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利用政协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策划出版了《读辛亥前后的徐世昌日记》一书。  相似文献   
43.
唐琴  李清华 《学习月刊》2014,(22):94-94
日记里记满民情冷暖、网格员跑出居民诉求……武汉市硚口区宝丰街硚北社区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社区网格服务平台的作用,从"微"处着眼,从"新"字入手,打造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民情日记》"微台账"。  相似文献   
44.
正在中国人心目中,日本老人东史郎的形象,定格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灰色巨型石碑前、"遇难者300000"黑色大字下,这位黑衣老人双手合十,长跪不起。白发随风舞动,轻拂微闭的双目。他面容低垂而悲戚,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几十年前随军攻占南京并参与南京大屠杀惨烈场景的一幕幕……东史郎和他的"阵中日记"1937年11月下旬,侵华日军兵分三路气势汹汹杀向南京。六朝古都、国民政府所在地的南京很快就暴露在日本侵略军的进攻之下。12月12日傍晚,南京古都上空  相似文献   
45.
单补生 《黄埔》2011,(3):36-37
北方古玩街坐落在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都北京西部,南靠长安街西沿长线,西邻老山西汉墓。这里经营项目主要有中国古陶器、玉器、珍玩、书画、古典家具等,是人们休闲、观赏、淘宝的好去处。在这条街上有一专营古旧图书的书商,姓孔名东,山东济南人,体瘦细高,戴个白边眼镜,模样斯文。他有个绰号叫"太极拳",是行里人给起的,原因是他有独特的经营之道,与人做买卖有"绷劲"(古玩行内隐语,指故意不买或不卖,准备放长线实现自己的交易计划,叫"绷着买"或"绷着卖",亦称"绷劲")。其说话总是慢慢吞吞,欲言又止,说话间伴  相似文献   
46.
戴立兴 《中国监察》2011,(20):40-40
近日,笔者读到一篇民情日记,记录了一位领导干部“走远亲戚”、“看穷朋友”的基层调研经历。日记中该领导走农户、吃农家、问村情、体民意的点点滴滴,给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供了不少启示。群众工作讲究“当面锣、对面鼓”,深入群众比“喊一万句口号”都管用。越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才越能体会群众的酸甜苦辣,也才越能知道工作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47.
6月16日,《郝柏村解读蒋公日记1945—1949》(以下简称((都解读》)在台湾出版。郝柏村不仅与蒋有最贴身亲近的接触,而且亲见亲历亲闻历史中翻天覆地的五年。他本人曾是蒋介石6年的侍卫长,亲身经历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甚至从成都随蒋介石同日离开大陆,  相似文献   
48.
“神农架将是我内心深处人生之旅的终点!”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同植物学号业、曾为长江大学副教授的郭永兵博士,在2012年底挂职服务期结束后,选择留在神农架林区继续工作。一个工作生活条件优越的大学教授,选择到艰苦的林区工作,他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翻开他的工作日记,可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郭永兵。  相似文献   
49.
吴用 《乡音》2011,(11)
在今年初出版了《不分东西》之后,闾丘露薇曾经说过5年之内不再写书。可现在不到半年,她又出版了一本新书——《利比亚战地日记》。用闾丘露薇的话来说:其实写作这本书也属意料之外,这本书更像是人生的‘奖励’。你不知道你会因为工作的原因去那个地方,你不知道你的人生经历里会增加这一块,你也不知道会  相似文献   
50.
喻银跃 《当代党员》2014,(10):68-70
8月26日,忠县马灌镇果园村的一片山丘。 不到秋风瑟瑟之时,周时芳却满心悲苦。 在她面前有两座坟,“新坟未。旧,旧坟又添新土”—— 四年前去世的儿子张和平和九天前离她而去的老伴儿张绍河都长眠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