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法律   64篇
中国共产党   137篇
中国政治   284篇
政治理论   48篇
综合类   4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周洪谟出身于世儒之家,仕途平坦,胸怀韬略,在安邦定国、整顿学政、健全礼制、稳定川南、规划荆襄等方面屡有建树。他为学、为事、为人可圈可点,立言、立德、立功兼而有之,梳理周氏其人其事其学的相关史实,或能从特定视角有助于对明代士林风气、社会风貌乃至明代巴蜀地域文化特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92.
“八闽形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宋人王十朋这副对联,涵盖了素有“道教圣地”盛誉的清源山的天机妙趣。清源山位于泉州市北郊,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3大景区组成,总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主峰海拔615米,距市区仅2.5公里。据《泉州府志》记载:“秦有大道者,修真清源山左峰,后人供奉之,名为大道岩”,说明早在秦代,就有先人在清源山留下足迹。明代史学家何乔远也曾勒石记载:“四方宾客,本州士庶,乐慕名胜,游览不绝。”可见明代清源山就已名闻遐迩。  相似文献   
93.
山佳 《侨园》2014,(8):40-40
龙袍是古代皇帝参加庆典活动时穿着的礼服。据《苏州府志》卷147记载,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1年)宦官孙隆到苏州充当税监,督造龙袍。1957年在北京十三陵定陵发掘的出土文物中就有用缂丝制成的龙袍。因龙袍上绣纹以龙为主,故此得名。  相似文献   
94.
19世纪中叶,十几万华工到古巴种植甘蔗,修建铁路,开采金矿。1858年,中国人陈林在哈瓦那桑哈拉约街开了第一家中餐馆。此后,很多中国人陆续来到哈瓦那,桑哈街及附近的克拉斯街、尼古拉斯街逐渐形成华人区,还出现中文报纸《光华报》。华侨为古巴的社会发展和民族独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5.
裴钰 《法制博览》2010,(1):56-57
民间有句俗语叫“挂羊头卖狗肉”.意思是表里不一,有名无实.是一种欺骗行为。但是,在林林总总的世情百态中.最奇特的莫过于明代皇室骗婚现象了,竟然骗到了皇帝的头上。  相似文献   
96.
大明小写     
黄鹏 《人事天地》2016,(2):56-57
正一邕城北望,有大山,谓大明山。300多年前,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上林有记:"又北行四里,抵北小山下,有水从山下濑南麓而来,架桥渡之,逐穿山腋而北,于是北行陂陀间,西望双峰俊极,氤氲云表者,大明山也。"徐公是否登上大明山,无记。但其所写"双峰俊极,氤氲云表"句,道出了大明山山势雄奇、气象万千、风光无限。  相似文献   
97.
柳笛 《侨园》2013,(4):43-43
<正>早就知道广宁马市村,在明代是与开原、抚顺两地并称的"辽东三大马市",为了解马市的历史发展和兴衰,我驱车去北镇马市村做了考访。马市是明代与边疆少数民族进行互市的一种固定交易场所。在古代,战争需要马匹,出行坐车需要马匹,耕地运输更需要马匹。因此,那时的马匹如现在的汽车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98.
明朝皇帝较之其他朝代的皇帝们,显得政治上无所作为,生活上放荡不羁,完全表现出与君主身份不相吻合的行为,我们将之视为"问题"皇帝。其"问题"的出现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本文主要从教育方面来浅析皇帝"问题"出现的原因。从家庭教育、在学宫教育上、社会教育上来分析君主角色失范"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
陈君慧 《求索》2011,(4):188-190
明代诗歌阐释学相对于宋诗学来说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征,其中一个重要表征即是诗论中出现了大量的"水月镜花"之喻,形成了明代诗歌反诠释反笺注的阐释倾向;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提出了反对阐释学理论,其主要特征是反对哲学层面的本体论主义和传统的内容说,二者在诗学特征方面表现出隐性的遥契,具体可概括为:消解作者的意图、回避文本内容和关注感觉和体悟。从根本上说,前者是对西方传统庸俗释义之风的彻底反叛,是对西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后者是对有宋以来"尚意"阐释学的颠覆,是对知识主义、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解构,二者都具有解构性质。  相似文献   
100.
近读《明史》,豁然发现明代尤其是明初的普法经验于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