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6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105篇
中国共产党   100篇
中国政治   229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6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许光县 《求索》2013,(1):119-121
以义田为代表的清代团地土地,是清代土地所有权的重要形式之一。清代法律对团体土地所有权的规制,主要从设立途径、运行模式、保护源泉三个方面着手。清代团地土地所有权在宗族等主体上的设立过程,体现了民间力举与国家力推的特征。清代团体土地所有权采用近乎苛刻之运行模式,是封闭主义与回避原则的作用结果。宗族法与国家法的二元合力,则形成了清代团体土地所有权的保护源泉。清代团体土地在发挥稳定基层社会、促进宗族和睦的作用同时,也阻碍了商品经济在封建社会中的发展。研究清代团体土地所有权,不仅具有构建中国传统物权制度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2.
面对近世西域分权思想的传入及其对传统中国法律与司法制度的冲击,晚清统治集团把革新司法权力运行体制与方式,推进以司法与行政相分立为核心的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施行预备立宪的基本思路和策略选择。在国权统一的模式下,晚清统治集团推行有限度的司法与行政之分立。然而,中央官制改革方案对于法部与大理院之间司法权限的界定并不清晰,遂引发了后来影响广泛的法部与大理院之间围绕司法权限而展开的激烈争论。这场部院司法权限之争,深刻地反映了司法独立理念与行政支配司法理念之间的价值冲突。晚清司法改革标志着新的近代型司法制度的出现,体现了近代中国法制与司法文明的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123.
法治领航共和国命运之舟 千年帝制,一朝变幻。 晚清时期的血雨腥风,开启了从皇权帝国到民族国家嬗变的序幕,也让国人踏上了制度创新与法治求索的漫漫征途。然而,无论是清未的戊戌变法、仿行立宪,还是民国时期的政党政治、宪制探索,都由于缺乏稳固的政权基础而陷入绝境,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才为重塑法治奠定了根基。虽历经艰辛与曲折,法治终成领航共和国命运之舟。  相似文献   
124.
晚清“新法家”的“新法治主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晚清的特定时势与学术背景之下,出现了章太炎、梁启超、沈家本等"新法家",他们反对传统上对法家的不合理批评与抨击,大力为法家平反正名,称赞法家的历史功绩,用"法治"或"法治主义"来认知和解读法家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开出"新法治主义"。这一开新,具有重要的思想、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25.
美国来华传教士与晚清鸦片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开鹏 《美国研究》2007,21(3):103-115
本文通过对晚清时期的历史资料,对美国传教士对西方对华鸦片贸易的看法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19世纪30年代,日益猖獗的英美对华鸦片贸易引起的灾难性后果,不仅迫使清政府对鸦片采取严禁政策,来华美国传教士对这种贸易的批评与谴责也日益严厉。美国传教士的反鸦片贸易观对美国国内舆论及《望厦条约》的签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影响了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然而,《天津条约》签订前后,美国传教士鸦片贸易观的转变扭转了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鸦片贸易的最终合法化。  相似文献   
126.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农业宗法社会被迫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在这场整体性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晚清军事变革起了决定性的牵引作用。主要表现在: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揭开了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序幕;近代军事教育的兴起促进了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军人地位的提高使“兵”阶层与传统四民社会实现了有机契合;军队私家化趋势削弱了清中央政权的社会整合能力;军人的政治逸轨促成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  相似文献   
127.
从近代国际法看晚清政府对南海权益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渊 《求索》2007,(2):201-205
西方列强东来之后,不断侵扰中国南海诸岛。在与列强斗争过程中,晚清政府收回东沙岛主权,并宣示对西沙群岛的主权。与此同时,晚清政府也提出了“水界”区、渔业区海域观念,这有利于中国南海权益的维护。如何从国际法角度认识这段历史,将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8.
柴松霞 《时代法学》2007,5(4):52-57
晚清时期,国门初开,护照制度开始实行。一般来说,护照是一个政府控制入境外国人的最基本、最有效的行政手段,本文拟对晚清政府关于来华外国人所持游历执照的政策作一概述,包括游历执照的分类、主要内容和实施的成效情况。此种游历执照,亦称"护照",但与现代意义上的"护照"有很大区别,是专门注明前往内地游历的通行证件,也起证明持照人身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9.
晚清重臣张之洞是“以夷制夷”外交思想的积极提倡者。本文认为,他的外交思想有两点可注意之处,一是经历了从策略思想到战略思想的转变,二是主张以“重利”联结强援。弱国不可轻用“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而张之洞却反其道而行之,且以“重利”为代价,其用心虽良苦,危害却重大,表明了晚清中国处境的窘困与无奈  相似文献   
130.
曹建军 《理论导刊》2004,(10):77-78
晚清法律转型鲜明的时代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原因来看,新形势下社会关系和法律职能的转变以及新法律主体的缺失导致了传统法律的最终转型;从路径来看,为变法图强,晚清国人对法律理论资源进行了充分的选择和整合;从价值来看,与清朝初期立法不同,晚清政府虽然被动地修订法律,却符合世界潮流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