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127篇
中国共产党   132篇
中国政治   274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7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两次具有典型意义的失业高峰。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这两次失业高峰进行多视角的全面系统深入的比较分析,有助于从中发现自生型失业高峰出现的综合原因、失业高峰维持和化解的内在机理,从而有助于揭示自生型失业高峰产生、发展与消退的规律。在十二五开局期间,中国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这种比较分析对于我国预防和化解可能到来的下一失业高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2.
晚明苏州书坊繁盛,成为重要的刻书中心。其兴盛的原因一是繁盛的经济为书籍生产奠定基础;二是文化普及促进了书籍的生产与流通;三是文人参与提升了书籍的品味。苏州书坊刻书集编、刻、售于一体,明晰的产业分工,有利于提高效率,不仅增强了书坊本身的竞争力,也促进了刻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3.
尽管辛亥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中国的民族认同诉求问题却是辛亥革命要解决的重要的历史遗留问题。辛亥革命之反帝反封建并不彻底,令人深思的是,其最大的成功却在于对明清易代的遗留问题做出了完满的解答,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多民族共和的国家体制构建问题,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的集体认同。这是晚清对晚明作出的跨越时空的回应,是辛亥革命民族认同诉求的巧妙转轨。  相似文献   
34.
为适应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和建设世界城市的需要,首都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不断探索,提出了高峰勤务理论,并在公安实践中不断深入和完善.分析社会管理创新和高峰勤务的基本含义,阐述实施高峰勤务的必要性,探索在轨道交通领域实施高峰勤务的警务模式,是三项重点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5.
《人大建设》2010,(3):51-53
中国历史上并不缺少宪法,从晚清政府匆匆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到袁世凯北洋政府时期的《天坛宪草》,再到沦为独裁者遮羞布的《中华民国宪法》,都曾经风光无限。但是,它们从来没有给中国带来过真正意义上的宪政。  相似文献   
36.
李红英  汪远忠 《前沿》2010,(6):108-111
直隶在近代时期是自然灾害的高发区。本文试图从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植被的破坏、社会政治因素等几个方面探讨一下晚清直隶灾荒的成因。其灾荒频仍,与近代直隶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以及灾荒救助体制的陈旧腐败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37.
石学峰 《中国人大》2010,(21):50-51
细读《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等晚清谴责小说和其他史学文字资料,人们很容易发现:大清王朝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最为腐朽没落的一个末代王朝,而晚清作为大清王朝历史的临终阶段,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最为腐朽、没落和黑暗的时期。晚清官场愈演愈烈的贪腐之风,只是大清王朝临终阶段的一个比较典型的缩影。  相似文献   
38.
张伟文 《传承》2010,(19):48-49
1910年,辛亥革命在即,清政府风雨飘摇。这当口,出版商人张元济从国外寄回了几封信,发表在报纸上。它们的作者是一名曾参与百日维新的前翰林,刚拜访了正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世博会。张元济原本是去考察西学的。他和那个时代几乎所  相似文献   
39.
王伟 《传承》2010,(33):104-105
晚清时期,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刑讯现象及刑讯制度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早期维新派人士在与西方制度与文化对照的前提下提出了废止刑讯的必要性。伴随着媒体的出现,普通大众也开始参与到这一争论之中,各抒己见,为刑讯的废止打下了坚实的民意基础。而与此同时,清政府官方也开始探讨刑讯的弊端并致力于对其加以限制或废止。  相似文献   
40.
影像     
《北京观察》2016,(4):6-9
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