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230篇
中国共产党   186篇
中国政治   289篇
政治理论   76篇
综合类   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公有制主体地位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问题,是国内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从哲学、经济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在规定整个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视角上,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科学内涵,应当是指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而不是指公有制占据多数地位.少数占据主导地位的公有制经济,也能够规定整个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所谓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实际上就是公有制占据宏观调控地位.所谓社会主义经济,实质上就是主要由此所规定的普遍幸福主义的经济.因此,在适当的时机,我们也应当考虑将"公有制主体地位",正名为"公有制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2.
王彬  褚晓琳 《桂海论丛》2004,20(5):62-65
米尔恩人权哲学通过对先验人权观的批判,以低度道德作为其权利体系的理论起点,这有利于消除人权国际保护中的政治化趋向;低限人权概念是米尔恩人权哲学体系的理论内核,它在人权国际立法中具有可操作性,使人权国际保护从理论必然性走向了现实可能性;普遍人权命题是米尔恩人权哲学体系的理论诉求,普遍人权命题意味着人权主体的普遍性和人权标准的普遍性,并调和了不同人权价值的对立,从而为人权国际保护的对话提供了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23.
儒家仁学与普遍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学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历史悠久、积蕴丰厚、影响巨大的思想化体系之一,它可以与基督教化、伊斯兰教化、印度教与佛教化相并立。儒家仁学,也可称为仁爱通和之学,是儒学的精华,最具有普世性,它可以为人类普遍伦理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仁爱之心是一铆道德行为的基石,培养爱心,扩充爱心,是建设道德明的基础性工程,建设普遍伦理最紧迫、最因难的任务是将爱心扩充到全人类。儒家强调“四海之内皆兄弟”,视天下犹一家,人类只有具备了此种情感和意识,普遍伦理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同样,通和之学用之于道德,便要求打破以部为空的狭隘性,淡化族群仇恨心理,实现真正的博爱。总之,儒家仁学,包括它的仁爱通和之学,会为普遍伦理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念。  相似文献   
24.
关于刑法适用范围理解和立法完善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的适用范围 ,又称刑法的效力范围 ,是指刑法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效力。比较新旧刑法对刑法适用范围的规定 ,变动较大 ,有些内容需要正确理解 ;比较国内外刑法及结合刑法理论 ,刑法关于适用范围的规定尚有应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25.
李抒望 《政策》2004,(6):54-55
近年来,我国公共权力滥用之普遍,危害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人们清理地认识到,一切缺乏监督制约的公共权力,必定导致腐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26.
《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是1784年康德60岁时写的一篇论文。康德一般不大谈论历史,但是在这篇论文中,康德可以说第一次全面地阐述了他的历史观。因此,通过研究康德在这篇论文中所表达出来的历史观,无疑对理解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的历史观有直接的帮助。而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人的康德,其历史观也深刻影响了黑格尔,通过黑格尔又对马克思的历史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文章分析了西方传统政治哲学在方法论上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及其对思辨哲学的普遍主义方法的批判,探讨了历史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从而揭示了政治哲学研究中历史主义方法和普遍主义方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28.
延安精神与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所谓延安精神,从其原生形态来说,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人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他们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的精华与结晶.虽然延安精神主要形成于延安时期,但它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已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而不怕牺牲、执著追求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实事求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民主团结,同甘共苦,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相似文献   
29.
力所能及的无私援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桥 《半月谈》2005,(2):7-88
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来势之迅猛、波及范围之广阔、摧毁力之强烈、为患之深重,完全超乎常人的想像。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呼吁国际社会对这场空前的人类灾难做出空前的反应。在这次“全球救援”的国际行动中,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迅速为受灾的东南亚周边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无私援助,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30.
智慧的光芒     
获取知识是人们普遍的追求,获取智慧更是。不少人以为,获取了知识,就是获取了智慧,但事情并非这样。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19世纪那个或敌或友皆慕其才华的德国艺术家克林格尔也说:你可以碰到上千个学者,但不一定碰上一个智者。他们在揭示的是知识与智慧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