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2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51篇
中国共产党   192篇
中国政治   250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10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21.
虽然我国法律允许股东股权自由进行内部转让,但公司章程对内部转让进行的限制是有效的。当二人公司股东内部转让导致一人股东时,公司不能继续存在。公司对外转让的股东表决权应当按照人头分配原则,如果其他股东不优先购买股权,则视为同意转让,而且股权可以部分对外转让。  相似文献   
922.
伴随着公司法人制度的问世,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现象也随之出现。当公司法人人格被明显地用于不合法目的时,法院完全可以用"诚实信用"、"权利不得滥用"等民法基本原则去矫正失衡的利益关系,给予受害人一定的救济。借鉴他国的实践,我国设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也应从"诚实信用"、"权利不得滥用"等一般原则出发,通过实践最终确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923.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防范股东滥用有限责任公司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公司法也以制定法的形式予以确认.但法人人格否认作为一项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例外规则,要在以制定法为基准的中国予以施行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公司不法行为以致员工权益受损,这种情形下适用法人人格否认规则是具有合理性的,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规定...  相似文献   
924.
本钢集团     
《今日中国论坛》2010,(5):F0002-F0002,1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本钢集团)是始建1905年的钢铁企业。  相似文献   
925.
宋炜  王露钰 《法制博览》2022,(15):77-79
金融稳定与个人负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健全的金融业得益于有效的个人破产制度,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为挽救"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我国正在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个人破产制度.本文通过现有国家政策、地方试点立法经验、司法实践案例样本等,归纳并阐述了个人破产制度相关设计,分析个人破产的到来对金融机构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926.
一般认为,法人独立责任是法人独立人格的标志,法人人格独立导致法人责任独立.然而,从现行立法背景、各国立法等各方面来看,这种观点是难以成立的.事实上,根本不存在普遍意义上的法人独立责任,只是股东有限责任才导致了公司这一越来越重要的法人形态的责任独立.更确切地说,团体是否独立承担责任取决于其成员是否承担有限责任,与团体是否具有独立人格并不具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927.
对有限责任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夏雅丽 《现代法学》2000,22(3):69-72
本文通过对有限责任制度的反思,指出根据市场经济国家的有关立法、判例、学说,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有限责任的一般适用条件作出明确规定的时机业已成熟,对有限责任的例外情形的规范在立法上则应谨慎,宜采概括式。  相似文献   
928.
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改革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星  仝斌斌 《德国研究》2009,24(1):24-29
2008年11月1日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现代化与反滥用法》(MoMiG)生效,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由此迎来了自1892年以来的一次重大变革。此次改革是由欧盟范围内激烈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竞争引起的。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评论了此次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9.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公司法人人格的否定以公司股东获得有限责任的条件的丧失为法理基础。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设计和完善,应坚持灵活的立法形武,在原则性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司法解释,突出制度设计的针对性,针对公司形式有区别的对侍、适当扩大、合理定位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适用情形井坚持发展的视野,不断丰富否认的手段和技术。  相似文献   
930.
骆庆国  荣剑 《学理论》2009,(9):85-86
股东有限责任制度被法学界的许多学者誉为公司“传统的奠基石”。然而,在这一制度的框架内,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利益之不平衡是显而易见的,在工业文明起始阶段,此制度之创立无疑是人类之大幸,但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仍固守传统的有限责任制度而不作些许更改,则颇有挑战公平、正义之意味,鉴于此,笔者隧原创性地提出“股东有限责任恒定”之议题,以便能使股东与债权人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一个更为适度的契合点。但愿次文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