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6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88篇
世界政治   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697篇
中国共产党   84篇
中国政治   318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12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本次修改刑事诉讼法,我认为可以将侦查羁押制度的改革作为重要方面,以进一步保障个人权利,有效保障打击犯罪。众所周知,侦查羁押期限配置主要与其所欲实现的侦查目的,即查证保障功能有关。根据侦查比例的考虑,羁押期限的配置应与查证保障功能的强弱形成适当的比例关系。具体而言,如果侦查羁押的查证保障  相似文献   
932.
[案例]:1997年10月,李先生应聘到上海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担任工程师,月工资为9000元,合同期限至2007年12月31日。工作期间,李先生对公司指派的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屡屡得到主管领导的赏识和嘉奖。  相似文献   
933.
詹国枢 《奋斗》2009,(1):58-58
企业债券,顾名思义,就是企业为了筹措资金而向社会发放的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券。  相似文献   
934.
浅析合同解除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合同解除,在理论界一直存在许多争议,法律上对此规定也不尽完善,本文主要就合同解除必要要件之一的"不能达到合同目的"、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主题、溯及力问题、合同解除的期限和合同解除与违约责任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对相关的司法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35.
在一起机械设备买卖合同纠纷案中,原告因超过举证期限才申请司法鉴定,被告对此提出异议。2008年12月24日,崇左市江州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依法作出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一审判决,由原告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936.
正确认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法>的有效实施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契约正义角度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正义性本源以及适用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7.
<物权法>没有对矿产、森林、草场、水域等资源做出详尽规定,但明确了国家对资源的权利是一种民法上的财产所有权,除国家之外,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拥有所有权,只能取得用益物权.但用益物权设立的条件丧失或期限届满则意味着被消灭,所有权就能够恢复其内容或权能的圆满状态.准物权中对资源的使用大多是消耗性的,在许多情况下,原物无法返还.因此,通过什么样的制度设计来解决资源权进入民商法领域就成为重要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938.
《党政论坛》2008,(10):33-33
董建华,这位已被载入史册的香港特首,退休后仍怀一颗“服务之心”,应邀做了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的理事长。这是一份不领薪水的差事,期限是5年:从2006年3月至2010年。  相似文献   
939.
执行难是法院普遍存在的现象。出于各种原因。执行法官对久拖未决的案件在无奈之下采取终结执行方式。此类案件虽属少数,但对当事人而言。其损害则是百分之百,公正的判决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执行制度之中应增设以下立法:在执行条例中增设执行期限条款;设立债务书制度;建立执行凭证制度;建立定期公告制度。  相似文献   
940.
案情简介:2000年6月甲向人民法院起诉,诉称1996年1月12日甲出借1万元人民币给乙,当时乙向甲出具借据一张,借据上载明借款1万元人民币,借款日期是1996年1月12日,但并未约定还款期限。乙至今尚未归还借款,遂甲向人民法院起诉,主张法院判令乙归还其欠款1万元人民币。甲向法院提供的证据有:乙向甲出具借据一张,借据上载明乙向甲借款1万元,并且有乙的签名。乙在答辩期间未作出答辩,在法庭调查阶段,乙向法院承认确实在1996年1月12日向甲借过1万元人民币,但是辩称其间于1998年12月还过甲3千元人民币。在法官向乙出示甲提供的证据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