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3篇
中国共产党   45篇
中国政治   90篇
政治理论   45篇
综合类   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学理论》2016,(4)
贯穿于卢卡奇的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实践概念存在着理论上的错位。在实践与自然的关系上,卢卡奇改造了一个概念体系;在实践与辩证法的关系上,强调社会历史领域的辩证法,把辩证法归结为"实践辩证法";在实践与物质的关系上,片面强调实践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是现实世界的"创造主";在实践与"总体"的关系上,卢卡奇认为"总体的观点"等同于"实践的观点",企图以此否定唯物辩证法;在"实践"与革命实践的关系上,卢卡奇把实践概念看成是"抽象的、唯心主义的",主张通过增强"阶级意识"来取代真正的革命实践。卢卡奇等人企图通过错位的、歪曲的实践概念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而在实践中为当时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提供理论辩护。  相似文献   
192.
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贯穿着"玄之又玄"的"有无之辩",为了从本根上调和社会政治规范与个体本性的紧张关系,郭象从自然创始和宇宙生成基本问题出发,发展出一套基于本体论和认识论,兼含人生观、社会历史观和美学思想的完整的玄学理论体系。郭象反对简单地将"无"或"有"作为万物的本体,反对神创论的宇宙生成说,强调事物的"自性"与"相因",强调事物的永恒变化。郭象用这种调和了有无对立的"独化""自生"理论,阐述了一种个体主义本体论的宇宙生成观,不仅将原本对立的儒道思想结合起来,还从两个层次——本体层与现象层,阐述了本体运动的方式和逻辑。对"独化论"的探究,应该在秉持联系观和运动观的基础上,从本体层和现象层的两个层次来把握,发掘"彼我相因"的本体运动条件、"掘然自得而独化"的本体运动关系。借鉴本体与现象二分的框架,从不同层次对"独化论"进行分割,分别考察"独"与"化"的内涵,就能逐步发现郭象证成本体运动的逻辑,发现他那些独创性的巧妙的思维设计。  相似文献   
193.
与以往研究不同,河南D村的代际交换明显偏向有利于子代的一方,但父代并没有牢骚抱怨或理性算计,而是在有劳动能力时全力帮助儿子娶媳妇、买房子,分家之后无偿供给子女生活费用,帮忙照顾孙子,没有劳动能力的时候尽量少麻烦儿子,代际关系呈现出一丝淡淡的悲壮和温情。父辈心中深藏的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本体性价值和为儿子操心的村庄舆论形成强大的意识形态,驱赶着父代不怕牺牲、努力为儿子福祉奋斗的文化实践。  相似文献   
194.
近五十年里,在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解读与超越的衍义进程中,当代中国哲学界对其建构经历了四个阶段,递进产生了五种范式。本文拟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衍义进程作一梳理和审视,以便于从学科发展的趋势加以考察,探寻其学理脉络、时代精神及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而发掘辩证法新的知识生长点。  相似文献   
195.
当前城市社区建设普遍存在生活共同体重建的困难,这主要源于现代性与共同体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影响到社区社会资本存量与社区认同的形成,更影响到社区的和谐发展与公民社会的实现。吉登斯的社会认同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视角,透过该视角可以发现,导致社区冷漠与疏离的社会心理原因在于居民的本体性安全缺失,但可以通过反思性实践重塑本体性安全。这一理论设想为中国的社区共同体重建提供了重要的指引。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对百步亭的社区建设实践进行分析,以回应理论并探索解决问题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96.
《今日浙江》2013,(20):60-60
潘鸿海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先后受业于莫朴、马玉如、全山石等先生。潘鸿海将触感这一油画的本体语言与中国画的意境相结合,在油画风景中表现出了江南水乡特有的秀美景色.诚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先生所言:“西方的油画在东方的传承和发展,潘鸿海先生是作出贡献的。”  相似文献   
197.
王丽英 《世纪桥》2008,(7):73-74
先秦关学思想是中国美学的源流,先秦美学的发展是建立在理本体,道本体和情本体三种思想基础之上。尽管艺术、情感在这三种思想基础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它们均源于古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宇宙感,源于解决把有限的人扩展为无限的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8.
张舸 《思想战线》2008,34(1):110-114
我国现代汉语程度副词本体研究主要经历了初始期、拓展期、细化期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研究各有侧重、各有特点;程度副词习得研究主要集中在偏误分析、个案研究和近义词辨析三个方面.进行程度副词习得研究,应注意开拓领域,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9.
在当今山水画坛中,张志民乃是属于一位(当然不是惟一)在精神境界层面上进行求索的画家。而在这一点上,人们似乎从他的画作中并不是一眼即可分辨明了的。这是因为,张志民的精神境界之求索往往诉诸一种超凡入圣的玄奥之域,而且在表述上则采取类似庄子式的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  相似文献   
200.
陈曙光 《湖湘论坛》2007,20(4):12-14
"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人学的基本问题".但人与世界究竟是"比肩并列"的两个"存在",还是同一"存在"的两个方面,或者说人与世界的关系究竟是分离的,还是统一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理论人学与实践人学的分水岭和试金石.西方传统人学在回答人学"基本问题"时走的都是同一路径,即将前提预设为人与世界本来是分离的,只有在超验的思想世界中才能实现二者的统一;而马克思在回答这一"基本问题"时,则实现了革命性的颠覆,他认为传统人学的前提预设本身就是不成立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原本就是统一的,不存在感性的经验世界和超感性的本体世界的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