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53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冯磊 《法制博览》2011,(10):34-35
1896年,李鸿章作为大清国全权特使,参加沙皇加冕典礼,随即访欧。当时李已是75岁高龄,据说此次出访他带了口中国式的棺材,准备如果客死他乡就把遗体送回。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国,李鸿章见到了铁血首相俾斯麦,并且进行了有趣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2.
李鸿章旧影     
孙郁 《前线》2009,(1):60-60
自从洋人敲开古中华的大门,在国人记忆里,耻辱痕迹遍地,可记片断多难堪。像李鸿章这样的人物,就让人一言难尽,如今思之,不禁为其隐痛不已。 过去国人只是从自身视角看李氏的一生风云,史家的情感多少渗透在价值笔法里。其间也不免民族主义的成分渐多。但洋人怎样看这个历史人物,他们笔下李氏的形象如何.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03.
妙语得升迁     
一次,曾国藩用完晚饭,与几位幕僚闲谈,评论当今英雄。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我可自许者,只是生平不好谀耳。”  相似文献   
104.
江静 《世纪桥》2009,(24):46-47
刘瑞芬(1827-1892),字芝田,安徽省贵池县人,晚清时期驻外公使之一,杰出的外交人才。1862年追随李鸿章,总理水陆军械,随后开始崭露头角,因屡立军功而累经保举,逐步升迁。1885年被任命为驻英、俄等国公使,刘瑞芬在那个时代中并非顶尖人物,但他注重经世致用,能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从其政绩、洋务以及办理外交来看,多有贡献。本文拟通过对其出使泰西前后思想活动的评述,对刘瑞芬进行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5.
文章对《李鸿章致丁日昌函稿》进行了研究,从李鸿章对丁日昌才识的推许和倚重,与丁日昌就国家大事无所不谈,引丁日昌为知己等五个方面论证了李鸿章与丁日昌的亲密,丁日昌在李鸿章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全面,论证严谨,可供参看。  相似文献   
106.
107.
贾庆军  诸慧菁 《小康》2004,(8):73-75
末代沙皇登基日的惨剧 1896年5月,俄罗斯最末一个沙 皇一年轻的尼古拉二世要举行加冕典 礼。加冕典礼的筹备工作在一年之 前,即1895年3月就开始进行了,并 且成立了高级别的筹备委员会。 14个月的筹备时间,再加充足的 经费,应该说各方面的准备都是很充 分的。地点定在莫斯科(当时皇宫在 圣·彼得堡),时间定在1 896年5月 6日至5月26日,共3周。内容有广 场阅兵,有群臣朝拜,有上千人的舞 会,有上万人的皇家宴请……仅节目 单就有5 0多页纸,各种活动应有尽 有,可谓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而 且对各项活动的细节都做了具体安 排,比如如何给跟随皇上从彼得堡到 莫斯科的军官发放给养;每项活动贵 宾几点几分到位、皇帝夫妇几点几分 到达;哪项活动用哪些乐队、演奏哪 些颂歌、几点几分开始演奏等等,都 一做了明文规定。  相似文献   
108.
晚清时期,面对史无前例的"变局"和"强敌",李鸿章试图通过"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为中国赢得相对和平的环境,争取实现"自强"。他"以夷制夷"的外交思想贯穿其外交实践的始终,其内容可分为区别对待、均势制衡、结盟对抗三个相互交织又依次深化的部分。虽然这一思想在实践中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故此需要更历史、更客观地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109.
110.
2006年4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访问美国耶鲁大学发表讲演时说:耶鲁大学是中美教育合作的先行者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156年前,一位名叫容闳的中国青年走进了耶鲁大学校园,4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成为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