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周军 《侨园》2012,(12):64-66
在中国的大学教育百年发展历程中,曾经有一所堪称是独一无二的令人高山仰止的丰碑,一段令人心潮澎湃的神话,它就是1938年至1946年,由当时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为躲避日寇的战火,南渡西迁至云南昆明市而合并组建的一所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于是,在昆明出差的我,结束了繁忙的事务之后,决定挤出一段时间,忘却当下世俗的喧嚣,寻访那片圣地——  相似文献   
32.
大师·大学     
“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昔日之北大、清华以及西南联大能在烽火连天的动荡岁月中筑就教育之辉煌,不可不称数蔡元培、梅贻琦、周诒春、蒋梦麟等诸任校长高瞻远瞩、苦心经营之功。没有他们,亦绝不可能在三校中形成自由、民主、团结,极利于教学的风气。本书所记述的  相似文献   
33.
谢明 《党史纵横》2014,(8):46-48
正一1937年7月31日中午,蒋介石夫妇宴邀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等学界名流,共商抗战大计。席间,蒋介石告知政府决意奋起一战,并说可支撑6个月。对此,张伯苓表示赞同,而一度抱求和幻想的胡适则心存忧虑,未作表态。不久,为呼吁国际声援与支持,教育部常务次长钱昌照向外交部建议,当遣在欧美侨界和文化界颇  相似文献   
34.
王震亚 《民主》2012,(8):19-22
在清华校长梅贻琦(1889-1962)53岁生日的时候,顾毓瑗赋诗贺寿,前四句为:“天南地北坐春风,设帐清华教大同,淡泊高明宁静志,雍容肃穆蔼和衷。”应当说,这是对他回报母校、献身教育的生动概括。  相似文献   
35.
在中国20世纪大学史上,被誉为“清华终身校长”的梅贻琦先生可谓备得“身后荣耀”,一句“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的名言几乎使他与蔡元培先生比肩而立。而实际执掌北京大学20年之久、且在西南联大时期与梅校长共度时艰的蒋梦麟,相形之下就显得逊色。他最终不无尴尬和酸楚地被迫离别北大,乃至脱离教育界。  相似文献   
36.
重庆清华中学渊源于清华大学,创建于1938年。因筹办者和主要任课教师均系清华大学校友,旨任校长、教育家傅任敢亦为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委派,故定名为重庆清华中学。解放后,学校由政府接办,更名为“重庆市第九中学”,1984年恢复“重庆清华中学”校名,邓颖超同志为学校亲笔题  相似文献   
37.
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罗家伦身上有一种气度——'不生气'。作为一位著名学者,他经常受到各种各样的质询,但罗家伦不计较。毛子水教授曾回忆一件事:有一回,中国语文学会开会,一位与会者提出简体字问题,大家开始讨论,而对简体字曾有深入研究的罗家伦只是静静地听,并没有'接招',那几个人也就平息下来了。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也拥有'不生气'的气度。1941年5月,郑天挺和罗常培、梅贻琦一同前往西南联大叙永分校。  相似文献   
38.
西南联大教授们的那些事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就像一颗流星,在中国的教育历史上划过灿烂的一笔。置身艰难时局,西南联大的教授们依然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与精神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身处优越环境中的当代学人怎能不为之汗颜  相似文献   
39.
梅贻琦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大师论"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大学德育思想。我国现实德育的发展应该从中吸收经验,努力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性与道德能力基础上的道德自治;实现学校课程教学和道德教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40.
墨宁 《协商论坛》2016,(7):49-51
关于大学,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的一句名言妇孺皆知:“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校长说这番话的年代是1931年,当时,高等教育正逐步趋于现代化.如今,大师辈出的时代已经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大楼兴建的时代已近尾声,将近20年的“产业化”让大学在物理形态上一日千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