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7篇
法律   272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87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赵玉斌 《工会博览》2009,(5):101-101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法律赋予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种权利和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了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并对一般正当防卫跟特殊正当防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2.
一、主要案情  犯罪嫌疑人庞某在北京市从事个体贩卖生意。有从事同类生意者向某 ,因生意竞争而与犯罪嫌疑人发生矛盾 ,遂纠集其侄及同乡王某、邓某 ,意欲强行阻止庞某继续从事同类生意。 1 999年 5月 2 2日 5时 30分许 ,向某等四人前往北京市朝阳区某乡某村二号路北路东侧附近截住庞某。至 6时许 ,庞某之弟骑车送货路经此处 ,向某等四人即截住庞某之弟 ,将其揪下车后 ,按在地上即用拳脚并持棍殴打。其间 ,在其弟之后送货的庞某恰好赶到 ,见状后即从路边修车摊上抄起一打气筒 ,向正在围欧其弟的四人抡去 ,打中邓某头部 ,致其颅脑损伤 ,经…  相似文献   
133.
关于正当防卫误判风险的分担规则,事前标准说、事后标准说与归责标准说均存在缺陷,应从正当防卫客观要件是否含有推测性质及防卫人权利保护层面着眼判断。首先,从文字表述上看,"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并不含推测性质,因此不法侵害是否开始/结束应采事后判断标准;而防卫手段的必要性则含推测性质,故应遵循事前判断立场。其次,正当防卫乃是主观权利的衍生权,在防卫手段必要性的判断上,事前标准乃是贯彻权利保护的必要机制。相反,只有事后确认存在不法侵害,才有权利保护可言,故在不法侵害是否开始/结束的判断上采取事后标准更为妥当。最后,即便采取事后标准,在否定正当防卫的成立后,仍需检验防御性紧急避险的适用可能。  相似文献   
134.
孙有波 《法制与社会》2013,(28):76-76,88
《刑法》的规定的正当防卫权是在紧急状态下,为了保护合法权益而产生的一种法定权利。正当防卫权不可以随便随时任意行使的。如行使不当,或~"drhl正当防卫权,可能具有社会危害性,进而可能构成犯罪。本文以安某某故意伤害一案为视角,简要分析了构成正当防卫的要件。  相似文献   
135.
江凌燕 《人民论坛》2013,(2):140-141
正当防卫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刑事法律制度,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在我国各代的刑事立法中也有较多的规定。但由于法律的时代性,古代正当防卫制度与现代正当防卫制度又有诸多不同之处,文章从正当防卫的立法体例、条件、处罚以及特殊规定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6.
韩月萍 《法制与社会》2012,(26):265-266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自力救济的手段,在保障公民权益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准确理解正当防卫的有助于鼓励公民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本文第一部分概括简述正当防卫的发展历程和法律释义.第二部分阐明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第三部分阐明无限防卫权的特征和实践中应注意掌握的问题.第四部分阐明正当防卫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7.
一、基本案情2011年8月8日17时左右,赵某某(被害人赵某的姐姐)与犯罪嫌疑人李某(外地流浪人员,随身携带两把刀具,据本人说是捡垃圾时捡到的)因琐事发生争执。被李某殴打后,便给正在建筑工地打工的弟弟赵某  相似文献   
138.
刑法第20条第3款“行凶”一词的理论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理解刑法第 2 0条第 3款中的“行凶” ,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均存极大争议。本文对这一问题加以了研讨 ,认为“行凶”是指无法判断为某种具体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的严重暴力侵害行为 ,它具有暴力性、手段的不限定性、程度的严重性 ,以及无法定具体罪名性等几个特征。文章指出 ,这样解释“行凶”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 ,并符合立法意图。  相似文献   
139.
石聚航 《理论导刊》2013,(1):115-117
正当防卫的理论依据亦即正当防卫的正当性根基。我国通说认为,防卫的权利性乃正当防卫的法理依据。但遗憾的是,通说并没有继续挖掘正当防卫背后隐喻的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掣肘着对正当防卫的法理探索。因此,以社会秩序需求为出发点,以国家与个人的理性博弈为视角,考证正当防卫的理论依据,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0.
本文主要对我国古代刑律中对排除犯罪性事由的规定加以归纳、汇总,力求从新的角度分析这一问题,以史为鉴,为当代刑事司法相关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