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9篇
法律   273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87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正> (正当防卫的特则)第一条 (1)在下列情况下,为了排除对于自己或他人生命、身体或贞操现实的危险,因而杀伤犯人时,作为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的防卫行为处理。一、预防盗窃犯或擒拿盗贼时;二、预防携带凶器腧越损坏门卢、墙壁  相似文献   
182.
有关正当防卫规定中 ,《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 ,绑架”这几种犯罪并非全部都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行凶”并非是一个罪名 ;“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犯罪应注意它侵犯的双重客体 ;对“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规定含义较模糊、不明确。建议《刑法》修改时将“行凶”一词删去 ,增加防卫行为主观条件的规定 ,采取明确列举的方式规定此种防卫的具体行为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3.
[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韩某,男,16岁,本市某校初中学生。200年3月11日晚10时许,犯罪嫌疑人韩某的父母已睡下,韩某在屋内学习,忽然听见自家院墙倒塌和狗叫的声音,出屋一看有一混身是泥土的男子正往自家屋子走来,韩某出屋问他干什么,该男子说了句什么,韩某没听清,就把他轰走了。过了4、5分钟,又有人敲院门,韩某便和也听见动静的母亲打开院门出去,此时韩某第一次看见的那名男子和另外三名不认识的男子就要往韩家院里冲,被韩  相似文献   
184.
青剑 《方圆》2020,(1):58-61
上海市浦东新区某购物中心,一名醉汉持刀向保安挑衅,打斗过程中,保安将持刀者反杀。此案引起故意伤害还是正当防卫的争议。2019年7月3日,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终审判决认为,面对不法侵害行为,不宜苛求防卫者进行精准判断。  相似文献   
185.
正当防卫能否成为不作为犯罪的先行行为是颇具争议的命题。肯定论者认为先行行为无须存在不法的性质,只要能够产生危险,就可认为负有防止结果发生的作为义务。但正当防卫作为先行行为面临以下问题:第一,与刑法谦抑性、自担风险理论以及期待可能性的法理相悖;第二,与我国关于正当防卫的规范现状与审判实践不符;第三,与我国的法律历史文化及社会整体观念相左,故应认为正当防卫不能作为先行行为。  相似文献   
186.
"拆迁"是当前中国社会比较敏感的话题,且在该领域中出现的大量相关违法犯罪问题也是近些年的法律热点。而被拆迁居民的住宅防卫权更是热点中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7.
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的"正在进行"并非一个纯粹的时间概念,应重视其规范意义。对其理解可遵循二维结构:从横向时间维度来看,不法侵害状态正在进行中,即侵害的状态性;从纵向程度要件来看,不法侵害重大紧急、防卫人没有缓冲的余地,即侵害的紧迫性。未来建构紧迫性要件的裁判规则时,应坚持以行为时的全部客观事实为基础进行一般人判断,并注重行为人的合理相信,依据不同的法益进行情境化判断。  相似文献   
188.
189.
正当防卫制度是我国法律规范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为保护国家、公共及公民的合法权益,同犯罪行为做斗争提供了法律保障。本文从正当防卫的概念、构成要件、目的和意义等几个方面去分析。就正当防卫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对正当防卫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出相关的建议,在立法或司法解释方面不断完善,正当防卫制度一定会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0.
于欢案件判决的结果在南方周末报道后引起社会大众、法学专家等的广泛关注。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与媒体报道的事实存在一定的差异,案件的事实为何有待司法机关进一步的考究。以《辱母杀人案》中的事实为依据,于欢构成正当防卫。于欢效应现象下实质上揭露了社会舆论与司法审判之间良性与恶性的关系。与此同时,司法实践中正当防卫适用的问题与于欢效应下中国式关注的现象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