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3篇
法律   278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88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01.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在1997年修订的刑法中,对涉及正当防卫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但是,在近几年的司法理论及实践中,对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关系等问题仍然存在很多的争论.本文试就正当防卫的含义、构成要素以及与防卫过当的关系阐述一些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402.
<正> 现行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现行刑法这一条款的规定,是否意味着“无限防卫权”的确立?肯定与否定各说均有。笔者持肯定说。现略述己见。  相似文献   
403.
传统的违法性理论对“不法侵害”的定义和范围之界定,客观上构成了对公民防卫权的不合理限制。在判断某具体侵害行为是否为不法时,应从防卫人的角度理解。而不应从司法者对侵害行为归责的角度来进行评价。对不法侵害的范围,有限制的违法犯罪说相对稳妥,但也未能包含所有的防卫起因。不法分割应具备三个特征:危害社会的严重性、侵害急迫性、现实可防卫性。  相似文献   
404.
一、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问题 如何界定正当防卫的限度,我国刑法理论上对此没有形成一致认识,大体上存在着"基本相适应说"与"客观需要说"的争论。  相似文献   
405.
季刚 《法制与社会》2010,(23):253-254
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都对正当防卫行为规定了主观条件,即防卫意识。但是,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如果从正当防卫的本质出发来看待防卫意识的话,法律应当侧重于防卫效果的判断,放松对于防卫的主观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406.
吕玮 《法制与社会》2010,(21):53-53
正当防卫的成立与否,究竟应当由控辩双方的哪一方来承担责任,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本文认为防卫方应积极抗辩,尤其是对于防卫前提的抗辩,这关系到正当防卫是否成立;防卫方仅对是否构成正当防卫进行证明,而关于是否防卫过当的证明属于检察院的责任。  相似文献   
407.
论正当防卫构成要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群策 《政法学刊》2001,18(3):28-30
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在我国刑法学界大体上已形成共识,但仍存在一些争议问题正当防卫主观条件中行为人对正当防卫的认识因素问题;正当防卫前提条件中对于不作为犯罪,过失的犯罪,无责任人的侵害、动物的侵袭,以及避险行为损害的防卫问题;正当防卫时间条件中不法侵害行为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认定问题等,须一一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408.
见危不救现象在学理上可以分为"特殊身份"型与"普通公民"型的见危不救两个大类,包括"职务"型见危不救、"特定关系人"型见危不救、无重大客观危险的见危不救和有重大客观危险的见危不救四个小类。现行刑法对不同类型的见危不救现象的反应还存在力度不够与方式不当的不足。不能试图通过刑法来塑造所谓"积极的好撒玛利亚人",因为其缺乏刑法的人性基础,也与刑法之善的合正义性,合目的性与合正当性理念相悖;刑法在此问题上的道德救赎功能表现在,针对无重大危险的见危不救应通过设立见危不救罪来加以刑法规制,同时通过激发正当防卫的鼓励功能来发挥刑法在道德救赎上的作用;道德的救赎不应仅仅寄希望于刑法,而要进行整套法律体系构建的考量。  相似文献   
409.
小非 《公民导刊》2009,(2):36-37
2008年12月30日,河南开封市民王芸芝收到了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她的丈夫朱忠喜因犯故意伤害罪,一审被判刑3年。收到判决书的王芸芝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丈夫砍的是撬窗入室盗抢的歹徒,是为了保护家人和财物的安全,为啥却被判了刑呢?面对小偷入室,究竟该如何防卫,应注意哪些"尺寸"?如果有朝一日,小偷爬上你家窗户,可否推他下去?  相似文献   
410.
现行《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了特殊正当防卫。该条款中作规定的"行凶"并不限于使用凶器;"杀人、抢劫、强奸、绑架"既可以指具体的罪名,也可以指以这四种形式的犯罪手段来实施的犯罪行为;"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是兜底规定,但是要成立特殊正当防卫,必须要满足法定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