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1篇
法律   173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荧光法测定兔死后组织中DNA含量变化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存在于活细胞的细胞核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一类具有显著生化稳定性的物质;在同一物种的不同组织的细胞核中DNA含量是恒定的.当动物细胞死亡时,细胞核中染色体内的DNA会发生减少,但动物细胞的死亡是发生在动物临床死亡之后,所以当动物死亡后其DNA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才自溶破  相似文献   
172.
超生反应阶段人骨骼肌对电刺激反应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骨骼肌在死亡早期阶段能对电刺激产生兴奋和收缩的特点,以加大刺激强度为手段,对18例死亡早期阶段(1小时25分至6小时40分)具有超生反应能力的尸检骨骼肌和17例稍晚阶段(10~60小时)不具有超生反应能力的尸检骨骼肌,进行了电刺激损伤的系列形态学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死亡早期阶段的肢体骨骼肌,经电刺激后,能产生整个肌肉或局部肌肉的收缩;在电极周围以及电路中的肌纤维形成大片的极具特点的收缩带、条带状嗜酸性变、高度变形的节段状和盘片状崩解等改变;稍晚期阶段受刺激的肌纤维则未见上述改变。探讨形态学改变的形成机理及意义,为研究死亡早期阶段的电损伤提供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3.
死亡时间的推测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对晚期死亡时间的推断误差较大。皮肤是机体死后分解破坏发生较迟的部分。不同环境条件下死后不同时间大鼠皮肤大体、组织学的改变,为推测较长的死后间隔时间建立实验动物依据。利用皮肤大体、组织学改变可望较系统和准确地推测晚期死亡时间。  相似文献   
174.
Xiong XM  Deng SX 《法医学杂志》2008,24(2):90-93,161
目的 探寻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家免缺血心肌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死后稳定性.并对其在法医学实践中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系统,检测死后cTnT表达情况,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cTnT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缺血区心肌组织可见明显不规则灶状、片状cTnT缺失区,间质呈阴性表达。在4℃放置.随放置时间延长,正常和缺血心肌组织cTnT阳性表达均有减弱趋势,至14d时均完全缺失。但仅在4℃放置1~7d内,缺血心肌和正常心肌标本之间cTnT阳性反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TnT的免疫组化表达用于认定死后4℃放置的尸体是否有死前心肌缺血时.宜在7d以内进行。  相似文献   
175.
目的研究溴敌隆及其代谢物-苄叉丙酮在中毒致死犬体内死后分布规律,为溴敌隆中毒检材的采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经口给予犬2倍和4倍LD_(50)溴敌隆,待其死亡后迅速解剖取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心血、外周血、尿、胆汁、心、肝、脾、肺、肾、脑、左下肢肌、膀胱、胃、胃内容、胰等脏器和体液中溴敌隆和代谢物-苄叉丙酮的含量。结果犬经2倍和4倍LD_(50)溴敌隆灌胃染毒后3d开始出现出血症状,(178.40±20.94)h后死亡。溴敌隆和代谢物-苄叉丙酮在各组织脏器及体液中的死后分布为:溴敌隆2LD_(50)组溴敌隆:胆汁尿、肝、心、肾心血、外周血、脾、肺等;苄叉丙酮:胆汁、尿、心血、外周血、肺、胃内容中含量高于其他脏器。溴敌隆4LD_(50)组溴敌隆:胆汁、尿肝、外周血心血、胃内容物等脏器。苄叉丙酮:胆汁、尿、肺浓度高于其他脏器。结论溴敌隆及其代谢物-苄叉丙酮在中毒致死犬体内死后分布不均匀,溴敌隆在胆汁、尿、肝脏、心血和外周血含量较高,代谢物-苄叉丙酮在胆汁、尿、肺较高。胆汁、尿、肝脏、心血、外周血可作为疑似溴敌隆中毒毒物分析的检材。  相似文献   
176.
目的建立甲氰菊酯家兔灌胃染毒致死模型和生物检材中甲氰菊酯的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研究甲氰菊酯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规律。方法家兔6只,甲氰菊酯经口灌胃染毒,死亡后迅速解剖,取心血、外周血、肝等组织,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甲氰菊酯含量;部分组织经甲醛固定,HE染色,光镜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家兔染毒后2~3h出现中毒表现,染毒后4.5~8h死亡。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均检测到甲氰菊酯。甲氰菊酯在家兔体内死后分布为胃壁(458.92±32.82)μg/g、肾(46.47±6.30)μg/g、肝(35.79±20.11)μg/g、大脑(28.77±10.52)μg/g、心(26.49±4.10)μg/g、脾(22.23±5.37)μg/g、胆汁(10.87±1.42)μg/mL、肺(10.32±0.78)μg/g、周围血(8.14±1.12)μg/mL和心血(8.20±1.83)μg/mL。结论甲氰菊酯的灌胃染毒致死模型、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及死后分布规律可应用于甲氰菊酯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学鉴定及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7.
芬太尼中毒死亡大白兔体内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芬太尼中毒致死的动物模型,探讨芬太尼在致死大白兔体内的分布规律。方法用6只雄性大白兔按5.4mg/kg(2LD50)经耳缘静脉推注芬太尼注射液,大白兔死后迅速解剖并提取心、肝、脾、肺、肾、脑、肌肉、睾丸、胃、心血、周围血、胆汁和尿液,用正己烷∶乙醇(20∶1)萃取,利用UPLC-MSn法检测各组织和体液中芬太尼含量,使用SPSS15.0进行方差分析,均数两两比较的SNK法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实验大白兔给药后1min出现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等中毒症状,平均4.7min因呼吸抑制而死亡。死后肺内芬太尼含量最高,其次是肾和心,而尿液中含量较低。结论本实验的结果与相关案例报道基本吻合,提示肺、肾和心脏是芬太尼中毒案件鉴定的理想检材,芬太尼在致死大白兔体内的分布规律可为相关案件的鉴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8.
目的探讨Actin、Dm、Fn和Mb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是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已确诊的30例尸检心脏标本,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及正常心肌组。在心脏左前壁取材,连续切片,分别作HE染色,Actin、Dm、Fn和Mb免疫组化SP法染色,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客观测量及比较各组标本染色强度。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中,Actin、Dm和Mb在心肌细胞中表达均明显缺失,而Fn明显表达;而且在这两组间此4项指标表达效果无统计学差异。在正常心肌组中,Actin、Dm和Mb在心肌细胞中表达均无缺失,而Fn不表达。结论Actin、Dm、Fn和Mb对心肌细胞的缺血缺氧十分敏感,能反映明确的心肌坏死,但对坏死发生的机制缺乏特异性,因此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需慎重。  相似文献   
179.
研究探讨不同温度下人血清5′-核苷酸酶活力随死亡时间的变化规律,证明人血清中5′-核苷酸酶活力变化与血液离体时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且不同温度对5′-核苷酸酶活力变化有较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0.
1 案例资料 1.1 简要案情 死者,男,55岁.在工作过程中从约3m高处坠入下方水泥粉堆中,从水泥粉中抬出时已经死亡.2个月后家属委托吉林大学司法鉴定中心进行尸体解剖及死后 CT(Post 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