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56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高海宽 《亚非纵横》2005,(2):9-12,79
1955年,为反对殖民主义、促进团结与合作,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亚非国家召开万隆会议,并确定“万隆精神”与和平共处原则。50年来,“万隆精神”与和平共处原则,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国际关系准则。中国对“万隆精神”与和平共处原则的确立和推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依旧需要发扬“万隆精神”、继续坚持和平共处原则。  相似文献   
82.
《时事报告》2006,(2):F0003-F0003
2005年10月24日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60年来,联合国为缓解地区冲突,消除殖民主义,推动裁减军备,促进世界和平,合作与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现在联合国活动范围几乎涵盖了国际社会各个领域的问题,成为世界上有广泛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  相似文献   
83.
<正> (一)这个问题在当代国际法中的重要性国际法的确定规则对新独立国家能适用到何等程度,这并不是什么新的国际法理论问题。国际关系史表明,在时间的长河中,国家的数目是经常变化的。一些国家由于各  相似文献   
84.
本文考察与分析了20世纪初期基督教在菲律宾传播的政治宗教因素,指出基督教在菲律宾的迅速扩张,一方面归因于美国在菲律宾推行的带有浓厚道德理想主义色彩的新殖民主义政策,另一方面也离不开19世纪以来基督教海外传播运动所倡导与实践的“三自”传教策略与教会本色化方针。基督教会通过其积极倡导与实践的自立与本色化的传教策略,促进了基督教在菲律宾的发展,同时对维护美国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崔冬 《学理论》2013,(12):43-44
印度是一个古老的大国,不列颠的入侵揭下了这个神秘国家的面纱。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两篇文章中评价了不列颠入侵的行为,提出双重使命观,从人道主义和历史主义两个方面揭示了不列颠对印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汪津生 《西亚非洲》2012,(1):117-127
塞西尔·罗得斯是19世纪中后期在南部非洲疯狂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英国殖民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其殖民行径在客观上对于南部非洲政治格局和政治版图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在南非联邦的建立问题上,他提出通过加强与布尔人的经济关系和交通联系,以及向布尔人让渡部分权力的办法,换取布尔人的支持,用和平、渐进的新路径推动了两个白人民族和解和南非联邦的建立。另外,罗得斯及其领导下的英国南非公司的殖民行为还推动了津巴布韦和赞比亚两国政治地理版图的形成,并引进比较科学的行政管理模式,从而在客观上对当地无意识地起到了一些"建设性"的作用。但这全然不能掩饰殖民主义在人类文明史上的罪恶和破坏作用的本质。  相似文献   
87.
美国在英属东南亚殖民地非殖民化过程中的政策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初期,一方面由于美国认为英国所采取的殖民政策较为开明,基本符合美国所倡导的渐进的非殖民化模式;另一方面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冷战形势下全球战略的考虑,美国默认了英国殖民主义在东南亚的继续存在.英国国力的衰落使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逐步萎缩,美国以介入战后东南亚非殖民化的过程为契机,开始在塑造该地区未来秩序的过程中起到领导性的作用,并对英帝国的非殖民化施加了一定影响.美英之间历经从战时开始的合作与冲突,以大英帝国的瓦解而告结束,完成了战后世界霸权的转移.  相似文献   
88.
国有企业“走出去”与当代中国外交海外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欣 《国际展望》2012,(2):15-26,133
伴随中国经济海外投资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有关能源开发、工程承包、投资安全、领事保护等海外事务中的影响与日俱增,成为当代中国外交政策新的参与者。然而,由于自身认识、经验、能力等主观条件及客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所限,日趋独立的国有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为当代中国外交的海外行动制造了一些棘手的困局。  相似文献   
89.
权威和媒体是跨文化讨论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文化、民族志、文化殖民主义、人类或机器、电视的认知布局与跨文化性和超文化性来探讨"权威和媒体"这一重大题目.  相似文献   
90.
启蒙时代早期,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与科学研究的需要,欧洲掀起了知识人赴殖民地探险的热潮,1735年法国科学院派出的秘鲁大地测量团正是其中一例。拉·孔达米纳作为该测量团的领袖,领导了地球赤道弧度的测量,并且撰写了沿亚马孙河流域的旅行文学作品。拉·孔达米纳将探险活动的全部荣誉和成果都冠以法国国王的名字,并将探险目的的科学性视为法兰西文化先进性的表现。在探险过程中,拉·孔达米纳对殖民地的植物进行了整理分类,试图借助殖民地测量数据定义公制度量单位,并且对原住民族群展开观察。其旅行书写则记录了这些活动,并用启蒙话语阐释了上述活动的意义。考察其科学探险和旅行书写可以发现,此时欧洲的知识人以理性为工具,以殖民地为研究对象,正在尝试建构适用于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则。这种规则的建构维护了旧的殖民秩序,并为拥有文化优势的帝国提供了归化与驯服的新的殖民手段,从而导致被殖民者的文化沦落为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