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一、西方探索权力制约的渊源: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权力制约思想西方权力制约思想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的柏拉图。他在《法律篇》中曾构想过一种吸取君主制和民主制优点的"混合政体",认为,国家的目的是要在国内关系和对外关系两方面都求得和谐。为此,就应使国家中的各种力量相互结合,从而保持一种均势状态。把君主政体和民主政体的优点结合在一起的混合政体便是优良的理想政体。柏拉图的这一权力制约思想对他的学生亚里士  相似文献   
12.
"反体制政党"概念如今广泛运用于学术文献中,但是此一概念的历史渊源与学术定位在国内学界尚鲜有讨论。从"反体制政党"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到"关联性"反体制政党与"意识形态性"反体制政党的界定,"反体制政党"概念揭示了极端反对形式对政党制度的极化作用及对民主政体合法性、稳定性与统一性的巨大挑战,成为政党政治与民主政治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亟待中国学术界的重视与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的政治发展模式,既超出了西方学术界中传统学派(阿尔蒙德、阿普特等人)所认为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只能是以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理念和民主政体为样板的单向度运动的断言,同时也超出了强大政府学派(亨廷顿等人)所认为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应将政治秩序与政治稳定放在首位而将民主的价值理念放在较次要地位的设想。它这种政治发展模式是一种既强调稳定又谋求发展,既追求民主又树立权威,既融西方民主制度于本地化之中、又融马西政治制度于和谐发展之中的特有模式。这种模式既不希望因树立权威而牺牲民主,也不希望因实行民主而导致…  相似文献   
14.
<正>今天我们研讨的主题是"社会治理与中国道路",题目很大,问题不小。我认为:要探讨这一课题,正确的思考顺序首先要从系统论角度拓展、加深对"治理"这一概念的理解;其次,要审视和评析中国正在走什么样的道路;最后,要从全球化和民族国家的角度,找到、提出和引导中国未来道路的发展方向。只有宏观问题解决了,微观问题的讨论才有意义。首先看"治理"这个概念,"治理"要比"统治"在定义的外延上更为宽泛,"统治"通常指政府通过  相似文献   
15.
法治随想     
翻阅中国历史,虽然没有任何一个封建王朝提出过依法治国,但是,也不能说封建王朝治国都不依法。春秋时代中国就有了成文法,曾出现过《吕刑》、《法经》等;后来,秦有《秦律》,宋有《宋刑统》,元有《元典章》;到了明朝,朱元璋不仅修订《大明律》,还以《大诰》进行普法教育,清朝不仅有《大清新刑律》和《大清律令》,还制定了更为详尽的《大清商律草案》和《刑事、民事草案》。看来,依法治国也曾是一些封建王朝追求长治久安的方略。但是,法治并没有保障任何一个王朝一统天下到永远。自然会有人说,中国历史上的法  相似文献   
16.
分工与能力     
李北方 《南风窗》2013,(24):10-10
那些身居高位的人,首先想到的应是如何贡献社会,而不是加倍索取。现代社会推崇一种与前现代的神权统治和世袭统治形成对立的大体可以称之为"贤能统治"(Meritocracy)的社会制度。"贤能统治"首先要求在政治领域内根据个人能力(Merit)来取得相应的位置,一些席位开放给选票决定,更多的位置(文官体系)则通过考试获得。  相似文献   
17.
政体通常是评判一个国家政治体系民主与否的基本尺度。从政体模式及其特征来看,新加坡政体是一种优质的混合民主政体,内含着选举民主、托管式民主和协商民主等民主形式。它是东西方制度与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执政党、国会、政府与公民社会合力推动的结果,具有多元、包容、稳定、高效的显著优势,其制度设计为我国政治转型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毫无疑问,俄罗斯这块土壤上,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积淀。从彼得大帝到叶卡捷琳娜女皇,再到斯大林、勃列日涅夫,从这一母体脱胎换骨降生的"民主政体",必然带有前几代的"遗传基因"。  相似文献   
19.
集权与民主是两种基本的政治体制。集权政体的“压力—稳定”机制具有使集权体制下社会的、政治的矛盾积累起来的负面效应 ,民主政体内在的“平衡—稳定”机制具有对社会矛盾的适应、调节和整合能力 ,由此决定了它的政治稳定功能。“东亚模式”的危机不仅证实了这一点 ,而且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政治体制与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郑永年 《廉政瞭望》2014,(20):68-69
亚洲盛行的历来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不妥协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民主出现“吊诡”,民主的结果往往是“反民主”。 传统上,亚洲国家和地区并没有发展出近代西方意义上的民主体制,亚洲的民主体制不是本土的产物。历史地看,亚洲民主政体的产生主要有四种途径。第一,殖民地的遗产。在殖民期间,亚洲没有一个地方成为民主国家,因为殖民者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在殖民结束后,殖民者却留下了一些日后导致民主发生的政治因素,例如多党制、选举等有利于民主产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