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14篇
法律   268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95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2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我国,作为国家权力代表的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拥有着相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言’的至高无上的权力,由于控辩双方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使得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在实践中受到较大的侵犯和践踏。因此,应尽快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以及缩短羁押期限和保证控辩双方力量均衡等相关诉讼制度,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在刑事诉讼中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72.
沉默权探析     
沉默权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所确认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重要权利之一,其实质在于免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特定情况下作证人的作证义务,否定警察强迫犯罪嫌疑人提供证言的合法性。国外有关沉默权立法的规定,我国沉默权立法现状,完善沉默权立法,确立沉默权的设想。  相似文献   
73.
本文在论述自白证据规则相关问题的刑事诉讼的修改目标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白证据的采集规则、自白证据的采信规则和保障自白安全的规则.  相似文献   
74.
论有保留的无罪推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行刑事诉讼法典第12条规定的理解,刑事诉讼法学界有着不同的认识。虽然1996年立法机关没有采纳专家学的修改意见而直接明确规定无罪推定原则,但是,联系整个法典的条来看,除了对被告人享有沉默权予以保留外,已经肯定了无罪推定原则的绝大多数基本内容,可以认为确立了有保留的无罪推定原则,或说是不完整的无罪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75.
沉默权并不能排除口供的证据性质 ,出于自愿的被告人供述 ,以及被告人自我辩解 ,是刑事诉讼中重要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的被告人 ,不应当将消极对抗作为唯一的选择 ,只要在非强迫情形下 ,积极的行动往往有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 ,选择了消极对抗的被告人 ,也应当负担合法的风险  相似文献   
76.
论沉默权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沉默权与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制度的沿革人类社会的司法证明方法 ,经历了神证、人证、物证这三个发展阶段。在以神证为司法证明主要方法的人类社会早期 ,被告人只有按照“神”的旨意进行宣誓和协助“神”调查、证明的义务 ,而不可能有沉默的权利。以人证为主的证明方法取代以神证为主的证明方法后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世界上许多国家如中世纪的欧州大陆国家和封建社会的中国 ,由于视口供为“证据之王” ,“断狱必取输服供词” ,因而被告人也不可能有沉默的权利 ,因为被告人如果想沉默 ,司法官员就会用刑讯的手段逼取口供。正是这种口供主…  相似文献   
77.
“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将来都有可能成为呈堂证供。”这就是著名的“米兰达警告”。它所反映的法律原则和精神就是“沉默权”。1998年10月,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化荪代表中国政府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约的第14条规定:凡受到刑事指控者“不被强迫作不利于他自己的证言或强迫承认犯罪”。这一条被认为是沉默权条款。在我国,国际条约是国家法律的渊源之一,在效力上适用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的原则。1999年末国内某通讯社发布了一条有关“沉默权”的消息,内容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警语已退出武汉市警方的审讯室…  相似文献   
78.
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刑事诉讼制度的变革 ,特别是我国加入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 ,现行的刑事诉讼制度以及侦查工作中的一些措施与权利公约和法制建设的矛盾显现出来 ,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刑事沉默权问题已经引起了法学界和司法界乃至社会公众的广泛争议。笔者从侦查的角度 ,对我国引入沉默权进行未雨绸缪的分析探讨 ,力图在人权保障和提高侦查效率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即结合国情有效有限行使沉默权。  相似文献   
79.
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缘于诸多原因。刑事法律中未能确立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便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倘若在刑事法律中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享有法定的沉默权,就可以有效地约束和规范侦查人员的讯问行为,从而减少直至杜绝刑讯逼供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零口供规则”的初稿中最核心的内容被认为是“沉默权的提出”。几经修改后的《规则》与初稿最大的区别在于不把口供视为零,而是把对口供的依赖降到最低点。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审讯时不再允许其保持沉默,原来的绝对“零口供”演变成了现在的相对“零口供”。“零口供规则”的意义体现在它时我国司法制度提出了预警,使人们再次正视司法实践中屡禁不止的刑讯逼供,以及阻却这一弊端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