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62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72篇
各国政治   101篇
工人农民   120篇
世界政治   4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篇
法律   8237篇
中国共产党   4974篇
中国政治   7767篇
政治理论   1908篇
综合类   4023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900篇
  2022年   1041篇
  2021年   1172篇
  2020年   1085篇
  2019年   473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551篇
  2015年   1602篇
  2014年   3103篇
  2013年   1934篇
  2012年   1699篇
  2011年   1756篇
  2010年   1488篇
  2009年   1537篇
  2008年   1742篇
  2007年   1456篇
  2006年   1372篇
  2005年   900篇
  2004年   723篇
  2003年   655篇
  2002年   612篇
  2001年   525篇
  2000年   394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肖龙  马超峰 《求实》2020,(3):69-83,M0005,M0006
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既有研究在探讨村级集体经济问题时较多地聚焦于其功能和目的、历史与现实、发展原则和要求,而较少关注到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在不同村庄所呈现出的异质性特征。基于"项目嵌入-公众参与"的二维分析框架和浙北J市S镇的田野调查发现:新时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出现了由依赖纵向国家项目嵌入向组织和激活横向社会网络转变的新趋势,其发展形式呈现出政社耦合型、社会嵌入型、政治嵌入型和双重脱嵌型四种理论类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类型上的差异也导致了其在村庄治理实践中发挥的分配、互惠、悬浮、兜底保障等不同功能,以及国家治理机制上的分殊。此外,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类型的村庄面临着不尽相同的内外限制性条件。  相似文献   
922.
付松 《当代贵州》2020,(16):27-27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长久之策。2018年以来,"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在全省各地迅速铺开,力度空前。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村产业革命不仅促进了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且提高了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步入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我们要坚定不移以更大力度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923.
924.
《政法学刊》2017,(3):104-111
近年来国内多起恶性踩踏事故频见报端,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权益,已然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大型人为事故灾害。首先通过国内多起大型踩踏事故为例对事故本身进行防范手段探究,着重强调了事故屡禁不止的问题根源,即政府在事故预防和处理的执法过程中存在行政不作为的违法现象。并通过相关资料分析出只有采取法治手段才能从根本上对踩踏事故进行有效防范,同时论证了应急管理法治化也是矫正行政执法不作为现象的必要途径。最后对踩踏事故法治防范体系构建进行了详细阐述,分别从五个方面提出对策:一是进行专门立法对踩踏事故进行预防;二是相关部门要将执法性质转变为预防性执法;三是推进公共安全法治教育常态化和法治化;四是完善责任监督机制;五是健全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925.
在传统乡村社会,村庄边界封闭,农民流动少,内生规则和机制维系着社会的秩序,乡村治理稳定而有序。然而,随着现代国家建设的快速推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加速流动,乡村原有的价值观念、社会认同和行为模式发生了巨变,乡村社会的经济基础、价值基础、政策基础都在改变,这些对乡村治理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原有的乡村治理体系难以适应治理基础的变迁,以至于出现了各种不适应现象和治理困境。乡村社会要适应这种巨变,必须立足于人口流动的现实,从价值培育、治权塑造及机制创新等层面,挖掘乡土社会内生资源,融合国家治理的目标和方式,构建起与转型乡村社会相适应的新型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26.
《学理论》2017,(10)
乡风文明是乡村社会风俗习惯、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集中体现,与城市文明相比,乡风文明在人际交往、教育理念、思想观念、治理模式、传统保留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对乡村治理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乡村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但另一方面,在社会的变迁中,乡风文明越来越表现出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方面,社会的乱象、思想的保守、教育的落后等等,对乡村治理产生了消极影响,不利于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927.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破解乡村治理的难题尤为必要。切实推动乡村治理的一个重要的视角是分析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着不同的偏好,在资源稀缺和减少控制成本的情况下,根据现有的权力结构,形成了激励和约束机制,决定了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偏好偏差、激励不相容、重要约束主体不在场等现实导致地方政府在乡村治理中存在缺位、错位和越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重塑地方政府偏好、优化资源配置和权力结构、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重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  相似文献   
928.
日前,海宁市委出台《创建"法治海宁"工作考核体系责任分解》,明确将人大工作及党委、政府部分与人大相关的工作列入考核范围,内容之细、分值之高,均属首次。据介绍,这一考核体系针对党委对人大工作的重视程度,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情况,"一府两院"落实和办理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情况等内容,分别制定了具  相似文献   
929.
在"三打"中,汪洋同志明确提出要把打贿和打击"保护伞"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的中心工作,深挖源头,严格问责。可谓"打得狠""、打得深",大快人心,这既是社会治理之策,更是刑事法治的应有之义。事实上,从犯罪学角度看,根据犯罪发生的规律,某一时期某些特定犯罪处于"高峰期"是客观的,这是一个"动  相似文献   
930.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对于践行和发扬党的纪律文化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机遇。党的纪律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关系有以下值得重视的几个方面:一、党的纪律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在根本方向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党的纪律建设是经历党诞生发展90多年来的经验智慧形成的文化传统和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