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32篇
  免费   683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各国政治   688篇
工人农民   329篇
世界政治   20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86篇
法律   14228篇
中国共产党   12124篇
中国政治   18924篇
政治理论   4466篇
综合类   7360篇
  2024年   180篇
  2023年   797篇
  2022年   761篇
  2021年   1182篇
  2020年   1484篇
  2019年   641篇
  2018年   351篇
  2017年   620篇
  2016年   1177篇
  2015年   2770篇
  2014年   6493篇
  2013年   4447篇
  2012年   4810篇
  2011年   5100篇
  2010年   4599篇
  2009年   4123篇
  2008年   4770篇
  2007年   3437篇
  2006年   3799篇
  2005年   2595篇
  2004年   1781篇
  2003年   1513篇
  2002年   1762篇
  2001年   1575篇
  2000年   1055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81.
诚信,为政之枢要,政治文明之标志,和谐社会之基石。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将“诚信”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新的重要论断。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执政者只有取信于民,民众才会接受其理想教化,服从其指挥领导;才能团结一心,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否则,诚信这一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道德底线一旦被突破,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在新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82.
《天津支部生活》2006,(8):53-53
“人权无国界”理论是最近几年某些西方国家为推行人权外交而热衷鼓吹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权问题是不受国界限制的,一国对另一国内部存在的人权问题表示关注甚至采取单独或集体的干预行动是合法的,不属于干涉别国内政。一些西方人士宣称:“当今世界上的重大变化已不受国界的限制”,“人权已超越国界”,因此,“对人权的遵守不可能通过国界边界加以隔离或掩盖”,“保护普遍人权的义务是没有国界的”,是跨越国界的义务。这种理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83.
国际投资中的国家责任问题主要涉及国际投资的法律保护问题 ,如对外国投资和投资者的待遇标准、国有化或征收及其补偿问题。另外 ,还涉及特许权协议、拒绝司法、外交保护等问题。就外资待遇而言 ,发展中国家应根据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双边投资保护条约中慎重承诺。笔者通过对国有化问题的分析 ,认为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所承担的国家责任不是传统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而是一种“合法行为引起的国家责任”。关于特许协议 ,笔者认为它是国内契约。此外 ,在国际投资中 ,还涉及因污染转嫁而产生的国家责任。  相似文献   
84.
日本政府紧跟美国世界战略的外扩脚步,对外派兵如影随形;利用朝鲜核威胁,加速转变防卫政策;发展强军计划谋求打破亚洲战略力量的平衡。其战略意图主要是争夺资源;确保海上运输线的安全并扩大日本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在中国周围成战略包围圈,遏制中国政治和经济影响的扩大。不断发展军事力量和一再向海外派兵的日本,在亚洲将不可避免地日益走向孤立的境地。  相似文献   
85.
在我国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之后,知识界目前结合SARS带来的影响,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政府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角色定位、职能功能、行政方式、法制理念都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引发了社会更大范围的思索。我过去十多年从事社会学、行政学教学科研工作,仅从这个角度结合党的十六大精神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6.
蒙永福 《当代广西》2006,(15):26-26
今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精辟阐明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胡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87.
孙中山轶事     
吴斌 《两岸关系》2006,(12):20-21
孙中山一生致力于国家的统一事业,他曾大声疾呼:“中国人民再也不能容忍别人瓜分自己的国家,他们希望统一,成为一个强大的和不可动摇的民族”;“统一而后一切兴革乃有可言,财政、实业、教育诸端始获次第为理,国民意志方与以自由发舒”。他始终坚定地主张,统一就是一统,就是要名实相副地真正统一;坚定地认为只有排除障碍,统一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真正壮大、富强国家。民革同仁  相似文献   
88.
曾道漫 《时代主人》2006,(10):32-33
吉安市青原区法院自2001年1月16日挂牌成立以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扎实推行司法为民措施,实现公平与正义,获得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谱写了一曲曲司法文明的赞歌,成立短短5年时间就被评为江西省第十届“省级文明单位”,当地干部群众纷纷称赞说“法院绽开文明花”。  相似文献   
89.
《理论与当代》2006,(3):50-50
王世焕、王学江在3月1日的新华网上撰文指出:首先,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始终处在主体地位。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造福亿万农民的好事,农民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我们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国家理应比以前更多地承担起建设责任,但国家的扶持不是万能的,不能代替农民所做的一切。  相似文献   
90.
在以互联网为标志的当代传播技术条件下,传播全球化在市场和技术的推动下成为一种现实,即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各个民族国家之间全方位的沟通、联系和相互影响。在市场经济的交换机制推动下,传播全球化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打破空间和时间障碍的实施手段和操作程序,甚至模糊或打破民族国家的传统界限,强化了各个民族国家在国际合作背景下相互合作的关系。从当今信息传播的社会实践过程来看,在信息传播的文化诉求中,核心是信息传播的受众,这涉及到三个方面。首先是知识的扩散。当今时代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离不开知识增长的背景。以学历教育和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