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341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开顺  李德虎 《中国减灾》1992,2(1):38-39,42
1991年夏,安徽的广大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其中六安地区80%的耕地受淹,倒塌房屋146万间,经济损失十分严重。本文根据对该地区的受灾调查结果,在房屋的破坏和重建特提出如下分析和建议。一、洪灾地区房屋状况和抗灾能力鉴定在普查的基础上,选择了六安地区43栋典型房屋进行鉴定,合计建筑面积21641.97平方米。这些房屋位于城区的20栋,位于郊区的有23栋,其中单层25栋,多层18栋。  相似文献   
12.
暴雨洪涝灾害灾情等级划分依据和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暴雨洪涝灾害灾情等级划分依据和减灾对策李吉顺,徐乃障(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每年各省上报的暴雨洪涝灾情有数十次至上百次,并多与台风和风雹灾情相互交叉,其文字描述的侧重点和灾情项目也不完全统一,为灾情分析和等级划分带来了不少困难。为此本文所依据的资...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初,美国五角大楼在向布什总统递交的一份报告中警告说:“今后20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将胜过恐怖主义。”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世界各国的人们饱尝了气候恶化的苦果。同样,我国也未能幸免。2006年,我国属于重灾年份。来势汹汹的台风和经久不去的旱魔在神州大地肆虐。走过2007年相对平静的1月,今后气候变化又将如何?水旱灾害在2007年又将怎样来袭?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缺乏现象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紧迫问题,新世纪中国也面临着严重的水问题,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其中干旱缺水问题在当前表现尤为突出。本文试图从世界、我国和广西的干旱缺水情况分析,提出解决干旱缺水的主要措施及对节水工作的几点思考。水资源缺乏与干旱缺水灾害1、世界缺水形势在发展。全球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用水需求已把江河变成了涓涓细流,并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威胁,世界缺水的现象每年都在加剧。随着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越来越多而环境状况却不断恶化,人们对水资源的争夺也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已经变成了引发…  相似文献   
15.
2002年,我国发生了旱灾、洪涝、风雹、台风、地震、沙尘暴、雪灾和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造成了严重损失。经民政部会同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气象局等部门共同核定,去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播种面积,下同)4711万公顷,其中成灾2721万公顷,绝收655万公顷;全国共有3.7亿人(次)受到各类灾害影响,其中成灾2.3亿人(次),因灾死亡2840人,紧急转移安置471万人;倒塌房屋17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总计1717亿元。2002年自然灾害以旱涝及低温冷冻为主:旱灾属中等略重年份,对农业生产影响轻于大旱的前三年,但局部地区旱情十分严重;洪涝灾害较常年偏…  相似文献   
16.
17.
文玉 《中国减灾》2005,(9):48-48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大洪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断增加。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水灾单位面积综合损失已由50年代的21.9万元/平方公里上升到80年代的121.2万元/平方公里。我们回顾历史上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希望对今后该流域的防汛会有借鉴作用。历史上,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重灾区有洞庭湖区、鄱阳湖区、荆  相似文献   
18.
灾害评估的“利器”——ECLAC评估方法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0月,由国家减灾中心承担执行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项目在北京召开结题研讨会。来自 UNESCAP(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理事会)、民政部、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减灾中心和安徽省民政厅的专家学者对该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评估,并就灾害对社会  相似文献   
19.
7月7日凌晨2时至7月8日,四川省宣汉县普降大暴雨,中河、后河流域出现特大暴雨。全县55个乡镇,497个村发生洪涝灾害,受灾人口68.7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7月15日,宣汉县大灾之后不等不靠,全面启动了抗灾自救重建家园的工程。该县县委、县政府明确  相似文献   
20.
宋元江汉平原的洪涝灾害及其成因、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汉平原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但也容易诱发洪涝灾害。宋元时期江汉平原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洪涝过程愈到后来愈加明显;长江南岸地区的洪灾较北岸集中,公安、石首等与洞庭湖区邻近的州县尤为突出。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类活动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由于人口的增长,宋元时期江汉平原修筑堤防、围湖垦田等人类活动日渐扩展,原先充当天然水库的众多湖泊逐渐萎缩甚至消失,自然调蓄功能下降,导致生态环境失衡、洪涝渍害加重。洪涝灾害频繁多发,对人类生活造成多方面影响,宋元江汉平原“高产不稳产”、民间轻积蓄;居屋简易,多以竹荻茅草作为建造材料,诸般特点皆与经常面临洪涝灾害的威胁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