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0篇
  免费   41篇
各国政治   166篇
工人农民   110篇
世界政治   24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9篇
法律   532篇
中国共产党   1214篇
中国政治   2078篇
政治理论   366篇
综合类   46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523篇
  2012年   553篇
  2011年   911篇
  2010年   716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序(山村:老人与少年的壮语对话)少年:阿公.天从哪里来的?地从哪里来的?老人:不知道,只有布洛陀才懂。少年:那你知道山从哪里来的?河从哪里来的?老人:不知道.你去问布洛陀吧!少年:布洛陀是谁?老人:布洛陀是我们壮族很老很老的老祖宗。少年:阿公见过他吗?老人:见过!少年:在哪里见过?老人:在梦里,在山歌里。  相似文献   
52.
不同时期的文学所呈现的成果形态不同,所表现出的地域文化特征亦不同.北京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区域,其文学的发展有着独特的线索和规律.边荒色彩成为前建都期北京文学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53.
学科对话和文学话语读解空间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话语读解进入语言学、文学、美学-哲学等学科视野,需要在整合互动的关系中重新定位,通过学科对话和不同经验系统的相互激活,调整读解位相、重辟读解路径,在理论资源共享、学科优势互补的良性运作中,拓展文学话语的读解空间。  相似文献   
54.
黄道京 《各界》2008,(3):89-92
萧乾,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有着传奇般的经历.作为著名记者、作家、翻译家的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活跃在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然而,他的生活道路是曲折艰难的,可他的感情却是真挚而丰富的,就连他的婚姻和爱情也充满了传奇、浪漫的色彩…………  相似文献   
55.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个体经验的不断展开、女性审美自由的不断拓展、女性艺术形式规范的不断丰富,是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主要审美价值取向,其目的是要建立以个人化写作为基础,以张场女性生命主体意识和自由审美精神为旨归的女性主义性别诗学。  相似文献   
56.
政治·语言·家园——赫塔·米勒的文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是一位具有鲜明政治倾向和道德标准的作家.在一个意义消解、价值解构的时代里,米勒的价值在于指出: "诗在世界里.不在语言里",认为作家的使命在于真实再现现实世界,而不是用语言符号建构所谓的"能指的狂欢".米勒的作品亦不同于历史见证,她以"陌生目光" (der Fremde Blick)浸润细节,考量世界,虚构感知(erfundeneWahrnehmung),以文字喻象游弋于能指与所指间的"空隙",以期展现世界的真实.无家可归不仅是米勒笔下的景观,也是她个人的宿命,而语言本身亦非家园,作品方是安身立命之处.  相似文献   
57.
当前英语专业的外国文学教育走进了一个误区,教学不以文本为基础,脱离文本讲流派,讲思潮,导致学生所获都是"第二手知识"。外国文学教育应该以文本为基础,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各种感受能力,而这种感受力与我们所称的"文学批评"是完全不同的。南安普敦大学教育学教授郎根据学外国文学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多渠道的文学教学法,罗森布拉特根据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审美性阅读;这些理论都是以文本为基础,对我们的文学教学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8.
一位中原文化历史长河中屈指可数的当代文贤,一面新时期文学豫军的旗帜,一个中原优秀文学传统的奠基者,一代知识分子风骨的践行者。他的《旗》,曾开一代先河;他的中篇小说《尾巴》,是中国作家当中最早走向探索的作品;他的《南丁文集》五卷本广受好评;他的作品曾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和大学、中学课本及课外教材,并被译介到国外;他创办了河南第一个大型文学刊物《莽原》,拉起了一支文学豫军的队伍……他就是何南丁。 一个初春的早上,我拨通了南丁先生的电话,电话那端传来了先生亲切的声音,他爽快地答应了我的约稿要求,于是,有了这篇文章。南丁不是河南人,但他却是中原大地真正的儿子。他的创作经历就是河南当代文学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不仅使南丁的个人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繁盛期,更给河南的文学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跟随南丁先生的文字一起重温那“幸福的感觉与回忆”。  相似文献   
59.
说不完的格林童话——杨武能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霞 《德国研究》2008,23(2):65-69
在中国,格林童话可谓一株美丽、挺拔和生命力旺盛的大树,在它的荫庇下,孩子们做着自己温馨、清纯、甜蜜、美丽的童梦;同时,格林童话也是我们永远也聊不完的一个话题。早在五四时期,格林童话就被翻译到了中国,它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没有哪一种书的版本和发行量能超过格林童话,但与之巨大的发行量相比,与之在世界上的声誉和地位相比,却是国内格林研究领域的相对单一与冷寂。著名的翻译家、作家以及学者杨武能教授是建国后《格林童话全集》第一个全译本的译者,作为杨教授的学生,本人有机会与导师就格林童话的几个热点问题作了一次访谈。  相似文献   
60.
《求索》2007,(9):187-189
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认萨特和加缪为代表的这种文学思潮把恐惧、孤独、失望、厌恶、被遗弃感等,看成是人在世界上的基本感受。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著名童话《小王子》是第一个从空间运动和向宇宙追问的崭新纬度来探索人生的现实处境与追求人类终极理想的作品,本文以此作为个案,从存在主义哲学观下创作者的身份追寻、现世社会的精神隐喻与文本呈示的荒缪世界,作者创作的动因探析以及童话书写的理由与存在主义哲学观的高度契合等四个方面来深入剖析存在主义哲学对于当下生活的启迪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